伴隨著盛夏的腳步,走進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戛灑鎮田間地頭,連綿的荔枝紅似火,芳香四溢。
“大哥,今年荔枝產量怎么樣?銷售情況如何?”
“今年的荔枝長勢好,我家栽了十多畝三月紅,這個品種成本低、好管理,剛上市時30元一公斤,收益還可以……”果園里,新平縣紀檢監察干部正向果農刀某了解生產銷售情況。
為實現“企業強、產業旺、群眾富”的目標,新平縣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林果業,并在科技推廣、銷售渠道等方面提供支撐,促進了企業發展、產業增效、群眾增收。
“小組代辦員先與荔枝收購商確定訂單數量,然后向我們小組的果農預定采果量。這樣不僅果農能精準采摘,還可以暢通銷售渠道、穩定市場價格。”在荔枝收購點,關圣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介紹道。
據了解,目前,新平縣荔枝種植面積達6300余畝,延伸帶動了觀光旅游、電商物流、莊園經濟等“荔枝+”產業發展。
該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緊扣縣委產業發展安排部署,聚焦產業政策執行、技術服務、資金管理、產銷對接等重點,采取片區協作、“室組地”聯動監督方式,深入產業基地、相關行業部門等靠前監督,以強有力的監督為特色產業發展紓困解難、賦能添力。
“我們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政策扶持不精準、專項資金使用未公開等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并跟蹤督促整改,形成‘監督+整改+問責’的監督閉環。”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縣紀委監委通過“下沉式”監督,面對面了解惠農富農政策落實、職能部門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著力整治產業發展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糾治執行決策部署打折扣、搞變通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肅查處產業項目實施過程中吃拿卡要、挪用截留、貪污侵占等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在管理方面,縣上和鎮上都對我們進行了培訓,提供技術指導;在銷售方面,村上引導我們優化品種,并推薦收購商到各小組收購。”望著滿樹沉甸甸的果實,果農們難掩豐收的喜悅。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靶向監督助力紓困解難,督促農業農村部門做好技術推廣和培訓工作,邀請專家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生產種植,及時幫助解決病蟲害等問題,解除果農的后顧之憂,助“荔”群眾增收致富。(廖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