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審查調查人的主體身份材料不完善”“呈批表中關鍵內容表述與呈批報告中表述不一致”……日前,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下發第三期審理提示,對近期移送審理的案件卷宗存在的16個問題逐一反饋,供審查調查部門對照。
近年來,紅塔區紀委監委牢固樹立一次辦好的辦案理念,探索創新“審理+”工作模式,通過下發審理提示、制定審理工具書、開設審理小課堂、跟班輪訓等方式,幫助審查調查人員從審理的角度看案件,促使其把握案件審理要素和關口。
具體工作中,該區紀委監委發揮制度規范標尺作用,從適應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規范審理工作流程、統一審理文書格式、加強內部管理四個方面持續發力,出制度、出標準、出規范。先后下發《紅塔區紀委監委案件質量內控機制》《紅塔區紀委監委常用文書格式》《案件材料立卷規范參考》等工具書,為一次辦好制定上下統一、系統完備的工作規范。
“工具書不能一發了之,要結合相關案例和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解疑釋惑、交流研討,切實把要點易錯點講清講透,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指導作用。”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區組織開設審理小課堂,以小角度、小切口、小業務點入手,定期為審查調查人員作專題輔導。為辦好審理小課堂,該區紀委監委在學用結合上著力,在授課內容上聚焦法規匯編解析、審理工具書使用,結合日常調研、案件質量評查等工作中發現的共性問題,有針對性地設置題目。在授課方式上,由案件審理室負責人和辦案骨干輪流講課,設置個人主講、提問答疑、共同討論多個環節,幫助審查調查人員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案件質量和辦案專業化的雙提升。
為了進一步提升審查調查人員的綜合能力,今年4月,該區紀委監委還啟動案件規范性提升輪訓工作計劃,將區、鄉(街道)兩級審查調查人員納入輪訓范圍,以月為單位,周期輪換。通過集中指導、分案到人、“組長+骨干+學員”傳幫帶,以案帶訓提升取證、定性、量紀、處分執行、跟蹤回訪等方面能力。(云南省紀委監委 || 責任編輯 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