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織密“三資”監督網 武定縣讓村集體資產“顆粒歸倉”

發布時間:2024-08-29 18:14:18   來源: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武定縣紀委監委

“我以為用集體的資金做集體的事,不私自裝腰包就沒有問題,沒想到犯了坐收坐支的錯誤,栽了跟頭,都怪我紀律意識太淡薄。”近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委巡察機構在對村巡察過程中,發現高橋鎮馬鞍村委會土木格村村民小組長黃某某存在坐收坐支村集體資金的問題,黃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他懊悔不已。

今年以來,武定縣紀委監委將監督觸角向村(社區)一線延伸,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將坐收坐支和私自保管村集體資金問題專項整治納入“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中,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圍繞整治重點,以強有力的措施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使用,切實守好群眾“錢袋子”。

在具體實踐中,該縣注重從“來信來訪、部門移送、財稅檢查、巡審監督”等渠道拓寬村集“三資”問題線索來源。采取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帶頭包案,整合鄉鎮紀委、紀檢監察室、派駐機構、巡察機構人員力量,運用縣帶鄉、鄉融縣模式,組建6個工作組,強化集中整治日常監督、專項檢查,督促職能部門對全縣136個村(社區)1575個村民小組村集體資金是否及時足額入賬,村干部是否存在私自保管、坐收坐支村集體資金問題,是否用村集體資金違規發放津補貼,是否存在貪占挪用、截留私分村集體資金等問題開展專項清理整治。目前,發現坐收坐支和私自保管村集體資金問題47個,查處腐敗和作風問題21個,批評教育8人,黨紀政務處分32人,下發紀檢監察建議4份,挽回經濟損失68萬余元。

為進一步壓緊壓實村(社區)黨組織責任,督促、指導村務監督委員會提升日常監督質效,各鄉鎮紀委圍繞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內容、監督方式、工作制度等對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進行業務培訓,讓他們會監督、敢監督。同時,對縣內查處的村干部利用職權侵占村集體“三資”的典型案件進行通報曝光,形成有力震懾。

此外,針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問題,該縣及時堵塞制度漏洞,健全長效機制,推深做實整治“后半篇文章”,從“管長遠”入手,建立完善《村級集體經濟收益管理使用辦法》《經營性項目資產及收益管理辦法》2項制度,為農村集體經濟、資產及收益的規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據。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責任落實、干部作風和廉潔風險等重點,緊盯資金監管不到位、資產資源處置隨意、村級債務風險突出等薄弱環節持續發力,嚴查濫用職權侵占、私分集體資金、資產等問題,推動村集體‘三資’責任明晰、管理規范、運轉高效。”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葉向暉  王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