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紀委監委探索組建了一支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監督“民語背包隊”。“民語背包隊”由懂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紀檢監察干部組成,每月不少于兩次深入基層一線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憂。
“我們的玉米當天才長出的芽,晚上就被‘地老虎’咬斷了,噴了很多農藥都沒有效果。”今年6月,“背包隊”根據“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工作要求,來到丙中洛鎮甲生村走訪了解糧食作物耕種情況時,正在地里補種玉米的村民白大哥向“背包隊”反映。
為進一步弄清問題根源,“背包隊”立即分組深入全鎮各村進行走訪,發現與白大哥家相同情況的農戶還有很多,群眾對此十分苦惱。于是,“背包隊”將病蟲害較為嚴重、農戶自行防治效果甚微等問題列入清單,反饋給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和縣農業農村局,要求縣農業農村局將病蟲害防治工作作為糧食安全的重頭戲來抓,及時把握耕作時令,認真開展全縣農作物病蟲害排查,做到“一蟲一策”對癥下藥,切實保障糧食耕種安全。
“收到‘背包隊’交辦的問題后,我們迅速與各鄉鎮開展聯合排查,形成‘行業部門+鄉鎮+村組’的立體防治機制,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調配發放農藥物資和技術支持,增派專業技術人員實地指導病蟲害防治工作。”該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在縣紀委監委的跟蹤督促下,縣農業農村局在全縣范圍內實地開展病蟲害防治和科學安全用藥宣傳培訓10余期,安裝并啟用誘捕器250套,完成玉米防治面積11295.72畝次、水稻防治面積1061.39畝次,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控。
“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糧食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共發現并推動解決鄉村振興領域問題41個,制發工作交辦函、督辦函、紀律檢查建議書等21份,不斷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全力確保糧食顆粒歸倉,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孟繼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