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牌子少了 工作順了

發布時間:2024-10-16 09:30:0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以前我們社區最多的時候有26塊牌子,不少群眾反映,來辦事一看到這么多牌子就暈頭轉向,都不知道找哪個辦公室。”過去,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茈碧湖鎮玉湖社區屋里屋外各式各樣的牌子密密麻麻,讓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志涵很是困擾。如今,走進這里,墻面已經恢復了原有的清爽和整潔。

“發牌子就是發任務,掛牌子就是掛責任。”洱源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楊偉燕介紹,有的部門隨意掛牌子,將本應由自身承擔的工作任務和責任層層下壓,讓基層組織挑起了主角“擔子”。

今年3月,洱源縣紀委監委會同縣委社會工作部、縣委組織部、縣委農辦、縣民政局等部門,印發《洱源縣關于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的工作方案》,以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工作為切口,破解基層治理中“小馬拉大車”的問題,切實減輕基層負擔,為村級組織松綁減負。

“一塊牌子就代表一項職責任務,現在社區只剩下6塊牌子,我們再也不用忙于應付每塊牌子背后的檢查、調研、材料報送了。”談起最近的變化,李志涵感慨良多,墻上的牌子少了,不僅方便群眾辦事,社區工作者也有了更多時間服務群眾。

這段時間,不該掛的牌子被悉數摘下,把相關職責交還給職能部門,工作事務也變得更加清晰明了。鄉村振興、洱海保護、社會治理……玉湖社區的工作人員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實實在在的為民服務中。

“把牌子從墻上摘下來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明確各級各部門的職責邊界,防止工作任務和責任的無序下壓和轉嫁。”楊偉燕介紹,在縣紀委監委的督促推動下,洱源縣委社會工作部、各鄉鎮黨委和政府制定了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清單,明確清單外的工作事務不得交派村級組織承擔,同時出臺村級組織證明事項清單,明確應當和不應當出具的證明事項。

“以前,群眾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需要的幾十項證明都需要社區開具,我們一共有9名專職工作人員,經常要安排專人負責證明辦理工作。”李志涵說。

玉湖社區人口接近1.3萬人,以往每逢開學季,到玉湖社區開具“社會實踐證明”“貧困生證明”“居住證明”等各類證明的學生和家長紛至沓來,每次都要開具三四百份證明。如今,洱源縣共精簡了34項村(社區)不必要的證明事項。

“權責界限明了,基層干事就順了。”楊偉燕介紹,為防止“牌子亂象”和各類證明事項反彈回潮,出現邊減邊增、明減暗增、先減后增等問題,洱源縣各鄉鎮紀委以清廉村居建設為契機,對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相關工作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加大跟蹤問效落實力度,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及時糾正隨意增加村級組織負擔的行為,切實為基層減負。(趙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