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清風正氣潤春城——昆明市持續發力打造“廉品牌”

發布時間:2024-10-22 15:35:05   來源:云南法制報紀檢監察周刊

銘記光榮歷史,賡續紅色血脈。如今,位于節孝巷39號的中國共產黨云南地下黨建黨舊址,已經成為集黨史教育、廉潔文化、紅色基因傳承等多元素為一體的教育地標。

這是昆明市紀委監委依托本地紅色教育資源,把歷史轉化為課程,讓史料轉化為教材,將現場轉化為課堂,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賡續紅色血脈,筑牢廉潔防線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昆明市紀委監委把清廉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工程,不斷探索清廉文化教育新路徑,深入挖掘整合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中的廉潔文化資源,在拓展教育功能、豐富傳播手段上持續發力,合理規劃布局,在全市構建起多層級、分類別的廉潔文化陣地體系,推動清廉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

“細化重點任務清單、完善工作制度。”昆明市制定印發新時代廉潔文化“強基行動”實施方案,建立聯絡員制度,通過倒排工期,做到月月有落實、季季有成效。同時,依托各縣(市、區)豐富的文化資源,精選含有廉潔內涵的廉政文史、家風家訓、村規民約等文化元素,因地制宜打造群眾身邊各具特色的清廉文化園,將宣傳、教育、警示融為一體,寓“廉”于景,讓清廉文化更接地氣,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清廉動力。

昆明市呈貢區有著濃厚的民間藝術底蘊,在時代新風的吹拂下,非遺“農民畫”與廉潔文化元素相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無限活力。圖為呈貢區民間藝術家現場作畫,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廉潔文化與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通訊員 蔣好著

“廉音”“聲”入人心

昆明是全國重點旅游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如何用好、發揮好這些優勢,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探訪,不斷擦亮昆明文旅金字招牌?為此,《春城熱線-清廉昆明》第4期特別節目深入探討了昆明市如何深入實踐清廉云南建設,推動文旅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

該節目由昆明市紀委監委與昆明市融媒體中心攜手打造,聚焦清廉云南建設昆明實踐的“十大行動”,通過精選各地典型案例,邀請相關牽頭及責任部門負責人親臨直播間,分享工作思路與過往經驗,將“十大行動”巧妙串聯,生動展現昆明在推進清廉云南建設中的堅實步伐與顯著成效。

昆明市紀委監委立足推動構建黨風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不斷鞏固和拓展黨風廉政宣教陣地,形成“電視+廣播+報紙專欄+網站+微公號+視頻號+抖音號+基地”的線上線下傳播矩陣。在昆明廣播電視臺開設《清風-印“紀”》固定電視專欄,策劃推出《清風“紀”要》《底線》《回聲》《在路上》等一系列反映全市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工作成效及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節目,在“清風春城”微公號推出“我是清風”專欄,充分挖掘全市大街小巷角落里的廉潔因子,講述新時代廉潔文化的傳承故事,讓廉潔文化“活”起來,讓大家都成為廉潔文化的認同者、傳播者,推動形成廉榮貪恥的社會氛圍。

“在領導云南革命工作時,王德三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不久前,《清風之聲》節目在全市9600多個應急廣播“大喇叭”中響起來。昆明市在聚力打造群眾可感可知的廉潔文化傳播方式的同時,利用黨員干部喜聞樂見的音、樂、影、劇相結合的形式,用藝術語言講述紅色故事,開展紀律教育、廉政教育,變照本宣科為身臨其境,變理論灌輸為音樂感染,變普通教育為精神“大餐”,讓理論教育、信念教育可聽可感、“聲”入人心。

“群眾在勞作、忙碌之余也能聽到來自田間地頭的‘廉音’。”昆明市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清風之聲》是根據與黨員、群眾息息相關的紀法知識、本土勤廉人物故事進行創作,打造“小對話”“小短劇”,充分發揮全市應急廣播系統直通基層、貼近群眾、全方位覆蓋的優勢,讓應急廣播“大喇叭”成為傳遞廉潔“好聲音”的重要渠道。

挖掘廉潔基因,創作文藝精品,是昆明市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官渡區依托本土文化資源,組織轄區黨員干部自編自導自演《范家溝》《蜜中秘》等反腐倡廉現代滇戲,“廉政戲曲進社區”讓群眾在領略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增強“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廉潔理念;盤龍區以錢灃智斗和珅黨羽的故事為引線,推出滇韻庭院實驗劇《錢南園》,讓觀眾與演員近距離接觸,身臨其境品味本土文化魅力,聆聽先賢故事,傳承廉潔文化基因。

昆明市以“清風春城講師團”為重要抓手,面向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市級各單位以及駐昆高校廣泛征集。經過嚴格的審核把關,擇優選拔了一批政治水平高、理論素養深、個人業績突出且宣講能力強的優秀人才,以兼職形式組成“清風春城講師團”宣講人才庫。

講師團圍繞家風家教、黨風廉政、廉潔自律等主題開展宣講,結合全黨開展的集中性紀律教育安排,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核心,輔以其他紀法解讀、“兩個責任”落實、作風建設、警示教育、巡察監督等課題,打造了一系列宣傳教育精品課程,不斷提升宣講覆蓋面與影響力,持續擦亮“清風春城講師團”的品牌效應。

“廉味”浸潤心靈

“家庭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了深化新時代清廉家風的建設,昆明市在年初就特別舉辦了一場市直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家庭助廉座談會,并同步啟動了“家廉萬事興、清風代代傳”主題活動。

昆明市紀委監委始終致力將廉潔文化的種子深植于每個家庭,充分發揮家庭在監督與引導方面的獨特作用,積極倡導將愛崗敬業精神與對家庭的深厚情感相結合,鼓勵領導干部及其家屬緊密合作,攜手共筑一道堅不可摧的拒腐防變家庭防線。從而引導領導干部的家屬深入研讀并踐行“廉字經”中的廉潔理念,嚴格把握“親情關”,堅決守住“幸福門”,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

嵩明縣紀委監委、縣婦聯組織全縣副科級女領導干部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清廉家風”主題活動,通過書繪“清廉家訓”接受清廉家風文化教育的洗禮,激發崇尚好家風、好家規的內生動力,把廉潔家風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

尋甸縣紀委監委選取本地典型案例自編自導自演情景劇《迷途》,組織各單位“一把手”及其家屬觀看,為領導干部家屬敲警鐘,激勵領導干部家屬以反面案例為鏡鑒,知廉倡廉守廉,做到廉潔齊家、廉潔傳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廉潔文化的“根”和“魂”。昆明市創新推出“周末好去處·廉潔文化打卡地”,不斷提升廉潔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導廣大群眾在欣賞風景、拍照打卡的同時,對地方歷史和廉潔文化底蘊有更深的了解,讓廉潔文化見于形潤于心,提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實效。

五華區利用拾翠國際民藝園區的多元化功能,巧妙融合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通過挖掘山歌、民族諺語以及少數民族節日中的廉潔元素,融入彝族刺繡、荷花茶、茶果子等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創作中,創新推出“非遺里的廉潔文化”系列文創產品。

依托順城商圈黨群服務中心,五華區打造了一個集教育、研學、體驗、展示于一體的“云南廉潔文化會客廳”,通過廣泛舉辦廉潔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了非遺文化的傳承,也讓時尚潮玩與廉潔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西山區以升庵祠、周培源舊居等特有歷史文化資源為主軸,依托西山區理論宣講團、百姓宣講團等各級各類宣傳隊伍,以面對面、互動化、分眾化形式持續開展“紀法與青春同行”“廉潔從家出發”“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等各具特色的基層廉潔文化活動,不斷提升廉潔文化陣地覆蓋面、影響力。

廉潔文化成風化人,廉潔理念深入人心。昆明市通過一系列舉措,讓廉潔文化從平面走向立體、從會場走向劇場、從身邊走進心田,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晉寧區根據不同布局、受眾,在線下打造“非遺+清廉”項目,將廉潔文化融入城市公共設施,該區上蒜鎮探索非遺傳承和傳播的新業態,以小漁村為平臺,在節假日期間開設瓦貓、甲馬、小龍燈DIY體驗等非遺研學項目,以“互動體驗”將非遺文化融入傳統節日,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同時開設非遺展示中心、數字文化體驗廳等文化服務活動廳,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日常元素,助力營造崇廉尚潔的社會氛圍。

“廉花”開遍春城

“廉潔從醫,恪守底線。”在宜良縣第一人民醫院每周例會上,參加醫院廉潔行醫警示教育活動是全院醫務人員的必修課。作為醫院廉潔文化“強基行動”的有效舉措之一,該院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案例警示和警句格言四方面內容印刷成《廉潔行醫手冊》,引導干部職工眼中有法紀,時刻繃緊紀律和規矩之弦。

自開展清廉云南建設以來,該院從高危處著眼,從細節處入手,扎實推進清廉醫院建設,將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紀律、清廉文化融入全過程,狠抓制度完善和創新,正視排查出的廉政風險點,及時進行廢、改、立,從源頭上堵塞漏洞,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清廉醫院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不斷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

昆明市堅持以“廉”引路,推動各地各單位將清廉建設和共同締造、鄉村振興等相互融合,圍繞黨建品牌、產業亮點、人文特色,打造和宣傳推廣紅廉、醫廉、校廉、勤廉、企廉、農旅廉等“一地一品”“一行一品”廉潔文化品牌。

在祿勸縣紀委監委的推動下,中建五局有限公司云南祿勸產業園項目組創新實施“廉潔文化進企業”的“六個一”系列活動。通過一系列的舉措精準發力,讓“廉基因”深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核心領域與關鍵環節。

東川區以創建清廉村居示范點為契機,圍繞“清廉班子”建設、培育“清廉干部”、推行“清廉事務”及倡導“清廉民風”4個方面深化清廉實踐;呈貢區積極探索廉潔文化輻射力與感召力的新途徑,整合校地資源,依據真實案例創作了首部廉政心理劇《心路》,深受群眾好評。

從“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秉持初心使命,離不開廉政文化的浸染滋潤、熏陶滲透。昆明市紀委監委通過常態化、立體化、多樣化的宣傳教育、文化活動,不斷增強廉政文化的感染力、融合度,在全社會營造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圍。

為進一步拓寬群眾參與渠道,石林縣將廉潔文化建設延伸至鄉間田野,深入千家萬戶,緊密結合各鄉鎮的鄉村振興與文化旅游發展實際,精心策劃并舉辦了“四季清風”系列主題活動。春耕時,黨員干部一線助農并宣講紀律;夏日,借血桃節舉辦健步走、廉潔講堂與美食宴;秋收,群眾在蘋果豐收中體驗廉潔藝術;寒冬,邀請干部家屬共讀經典、分享家風故事,評選模范家庭,強化家庭廉潔力量。

昆明市通過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精心打造廉潔文化建設示范點,通過深入融合與結合不同群體需求,夯實清正廉潔的思想基礎。為此,建立集體“受廉”制度,面向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國有企業員工、大中小學生、基層組織成員及廣大民眾,開展針對性的廉潔教育引導。

如今,昆明廉潔文化示范點猶如盛開的“廉花”遍布春城,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廉”景線。這些文化元素不僅豐富了城市的文化內涵,而且以“廉味”浸潤著廣大干部群眾的心靈,為昆明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廉”力支撐。

“將廉政教育常態化融入日常、緊抓不懈、嚴格要求,以鞏固拒腐防變的思想基礎。”昆明市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將不斷深化城市廉政文化建設,弘揚清廉之風,打造“春城之廉”,通過制發監察建議等具體措施,結合查辦案件發現問題,以專項治理堵塞體制機制漏洞,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規范一方、治理一域的目標。(首席記者 汪波 通訊員 錢亞萍 梁紅 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