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蘋果冰糖心、嘎嘣脆,具有獨特口感,每一口下去,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西北勒鄉的蘋果上市以來,位于該鄉的網絡直播間儼然成了鄉上最熱鬧的地方。每天直播開始,后臺訂單一個接一個,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一箱箱“山里紅”蘋果發往全國各地。
之前,因為遭受果實蠅等病蟲害影響,壞果、臭果多,產量不高一度讓果農信心動搖。蒙自市紀委監委在開展鄉村振興監督檢查中了解到此情況后,及時督促鄉鎮和市農業農村部門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實施了“政府補貼、村黨組織牽頭、合作社組織實施、農戶參與、紀委全程監督”的“統防統治”模式,這一舉措讓蘋果品質和產量大幅提升。
產量質量提上來了,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蘋果扎堆上市,因為銷售周期短,果子賣不出去就爛在地里。如何賣得好、賣得時間長,成為果農的燃眉之急。
對此,西北勒鄉黨委、政府大膽探索,積極探索出黨建“搭臺子”、集體“湊份子”、聯手“扶梯子”、全域“找路子”、齊奔“好日子”的模式,組建了強村公司并聘用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健全完善農業市場主體和農民收益聯結機制,已建成占地46畝集冷鏈、分揀、加工一體的電商冷鏈物流分揀中心,引進日產30噸蘋果汁加工廠項目,逐步將蘋果產業推向了良性發展軌道。
蒙自市紀委監委統籌市、鄉、村監督力量,緊盯項目實施過程中資金使用、工程建設質量、施工進度等重點環節精準監督。同時,聚焦政策落實、議事決策、合同履約、財務制度、分紅規則等重點環節,將強村公司納入村集體“三資”監督內容列入日常監督和巡察監督,鄉紀委將其作為“派單”監督重點,聯動村務監督委員會開展“嵌入式”監督,確保村集體有效益、群眾得利益。
“冷庫建起來后,蘋果從以前只能賣3個月延長到了現在的9個月,村集體入股的強村公司有收益,我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西北勒鄉黨委主要負責人介紹道,從過去“放眼皆石頭,地無三尺平”“喝水靠集、收成靠天”,到現在已發展種植蘋果5.2萬畝,帶動1412戶農戶實現增收,山旮旯里的蘋果越來越香了。
“我們將持續緊盯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空白點、制度建設薄弱點,堅持上下聯動、系統施治,守好看牢集體‘家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蒙自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緊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聚焦經濟合同管理、債權債務管理、資產資源管理,以及集體經濟組織運營等重點環節強化監督,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