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 楚雄州為鄉村振興護航

發布時間:2024-10-24 15:01:43   來源:楚雄州紀委監委

金秋時節,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插甸鎮插甸村果園里的果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微風拂過,果香陣陣,果農們忙著采摘、裝果,一派豐收的景象。

“今年蘋果的產量好不好?銷售價格和去年相比怎么樣?有沒有享受到惠農政策?還存在哪些困難?”近日,武定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深入林間地頭,與果農面對面交談,詳細了解惠農政策落實、職能部門服務保障等具體情況,廣泛收集意見建議,形成問題清單,并督促相關部門及時解決問題。

今年以來,楚雄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切實扛牢監督專責,把鄉村全面振興各項政策落實作為政治監督“護航行動”的重要內容,緊盯鄉村全面振興突出問題、民生領域痛點難點問題、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等,健全完善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機制,細化實化監督舉措,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鄉村振興項目多、資金量大、涉及面廣,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楚雄州紀委監委充分運用“2+1+1”監督執紀監察聯動工作機制,由指導聯系各縣市的州紀委常委、州監委委員帶隊,整合各監督檢查室、派駐機構力量,采取個別談話、查閱資料、實地走訪等方式,圍繞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不規范、惠農惠民補貼資金管理不到位、項目落地慢等問題,梳理制定具體監督措施,緊盯鄉村振興政策落實中的堵點和民生關切痛點,圍繞政策落實、產業發展、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10縣市和各州級單位開展全覆蓋蹲點監督,確保監督具體精準,推動政策、資金、項目等落地見效,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保駕護航。

同時,建立“室組地+職能部門”協同監督機制,完善常態化開展聯合監督、交叉檢查、“回頭看”制度,建立完善信息溝通、線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機制,高效推動“四項監督”左右銜接、上下聯動,貫通運行更加便捷有效順暢,進一步打通壁壘,整合紀委監委、巡察、財政、審計、農業農村等部門資源,搭建共享平臺,全面推進基層數字紀檢監察體系建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村集體“三資”監督平臺、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以及村務公開,把數字監督和民主監督融入基層治理全過程,及時公開村務管理、鄉村振興項目工程招標和資金發放等重點事項,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形成有效監督合力,推動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源頭治理。

“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領頭雁”的作用,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是強化政治監督的重點。該州紀委監委加強對縣市及各有關部門特別是農業農村、發改、財政等部門“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督促其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以“關鍵少數”帶動引領“絕大多數”。同時,加強對糧食安全、耕地保護、產業項目等領域的監督,著重查找“一肩挑”村干部在鄉村振興項目中虛報補償款、套取私分集體資金等問題,同步建立發現問題、追責問責兩本臺賬,對發現涉及“一肩挑”村干部的問題提級辦理、嚴查快處。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政治監督力度,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督導、監督檢查,掌握實情、把脈問診,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激發基層治理活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以有力有效的政治監督護航鄉村振興。”楚雄州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徐燕梅  葉向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