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年輕干部缺乏政治歷練,社會閱歷和基層鍛煉相對不足,走上重要崗位后,對手中的權力缺乏正確認識,理想信念容易動搖,初心使命容易失守。”近年來,針對違紀違法的黨員干部呈現“年輕化”的特點,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紀委監委堅持靶向思維、精準施教,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和載體,深化擴展年輕干部紀律教育內容,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嚴守紀律規矩,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
思茅區紀委監委精準“畫像”,深度還原年輕干部破紀破法的墮落軌跡,將典型案例拍攝成警示教育片,梳理出年輕干部蛻化腐化的風險點,深度透視年輕干部“破心”“破紀”“破法”的心路歷程,引導年輕干部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
“年輕干部思維活躍,喜歡新鮮事物,如何讓警示教育入腦入心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轉變以往的宣傳方式,讓年輕人從‘局外人’變為‘局中人’,運用互換角色的方式深入開展紀律教育。”該區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
去年以來,該區紀委監委組織全區年輕干部自編自導自演《王主任的一周》《節點“誘餌”》等10余部廉政微劇目,以“沉浸式”體驗的方式讓年輕干部入腦入心,做實做細警示教育以案釋法、以案釋紀的治本功效,讓年輕干部在潛移默化地接受紀律教育,增強警示教育的“代入感”和“真實感”。
年輕干部的成長,需要把嚴管和厚愛貫穿全程。該區紀委監委協同區委組織部近距離、常態化、全天候對年輕干部加強日常監督,從源頭上進一步提升拒腐防變能力。采取精準化的教育方式,把年輕黨員、后備干部、新提拔干部等作為教育培訓的重點,讓年輕干部修好廉潔從政“第一課”。(云南省紀委監委 || 責任編輯 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