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采收完小香蔥,田地里又種上了尖葉菜心,一茬接著一茬從不間斷。”秋末冬將至,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金碧鎮蜻蛉河兩岸的田地里卻是綠意盎然,綠油油的露天蔬菜正肆意享受澆灌,在陽光的照射下泛出亮光。
順河而上,隨處可見兩岸田地里人頭攢動,工人們正忙著采收小香蔥。經過分揀、篩選、裝袋,帶著泥土氣息的新鮮香蔥就被裝運上車,運往廣東、上海等地。
“我們種植的小香蔥因其獨特的香味而頗受外商的青睞,每公斤可賣17至20元左右,產品供不應求。”蜻蛉河畔的蔬菜企業負責人介紹道,蜻蛉河水資源豐富,光照充足,且交通便利,非常適宜發展高原特色蔬菜產業。
此前,蜻蛉河河道雜草叢生,淤泥堆積,且道路狹窄,車輛無法通行,河兩岸的田地只能種點“懶莊稼”,收成不好,常年以往導致田地荒廢。大姚縣紀委監委在“蹲點式”監督檢查中發現,這條河兩岸土地肥沃,非常適宜發展農業,修復后能夠帶動沿河經濟發展。
縣紀委監委隨即將該問題反饋給縣委、縣政府。縣委、縣政府對蜻蛉河道進行改造加固,完善水、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并開通沿途公交車,方便群眾出入。同時,引進農業企業,大力發展現代化、規模化農業種植。
“基地每天都有100多名工人在務工,工資都是日結。”蜻蛉河畔的蔬菜企業剛發展時遇到了很多困難,在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暖心行動”中,縣紀委監委靠前監督,督促金碧鎮和縣級相關職能部門主動深入企業一線,了解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收集意見訴求,發揮部門優勢,幫助企業解決了用工、用水、用電等諸多問題,還幫助企業擴大種植規模,協調土地、道路、水溝等問題,讓企業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1萬多畝,帶動當地群眾戶均增收1000多元。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當地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益模式,通過種植西紅柿、西蘭花、香蔥、尖葉菜心、早熟鮮食玉米等特色蔬菜,讓蜻蛉河畔四季常青,群眾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了。(梁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