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貓街鎮永泉村的云南寶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滇重樓種植基地,濃郁的藥香撲面而來,連片種植的滇重樓綠葉紅子重重疊疊,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形成了山林中獨特的風景,也成為當地一張獨具特色的“云藥之鄉”產業名片。
楚雄州地處滇中,境內海拔高差大、立體氣候明顯、森林覆蓋率高,是云南省中藥材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道地藥材的主產區之一。近年來,楚雄州立足道地藥材資源優勢,著力打造千億級中彝醫藥和大健康產業,道地中藥材產業已成為楚雄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產業。州紀委監委圍繞中藥材這一特色產業強化政治監督,緊盯中藥材產業發展中政策落實、資金監管、產品銷售等重點環節,凝聚監督力量,下沉一線“把脈問診”,切實幫助解決中藥材產業發展中的“中梗阻”問題,著力開出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良方”。
“今年種植了多少畝中藥材?產值怎么樣?相關政策扶持資金收到多少?”州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深化“室組地”協同聯動機制,通過“清單+臺賬”“調研+督辦”等方式,深入田間地頭、中藥材種植基地、加工企業等項目一線,圍繞中藥材產業項目扶持資金申請、分配、管理、使用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鏈條監督,并對涉及中藥材產業項目扶持資金審批、實施、撥付過程中的廉政風險點嚴格防控,堅決杜絕截留挪用、虛報冒領、貪污侵占中藥材產業項目資金的問題發生,確保中藥材項目扶持資金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州紀委監委積極加強與州農業農村局、州財政局、州人社局等部門的聯動,成立專項監督組,圍繞中藥材種植惠民惠農補貼資金管理發放、土地流轉、人才培養、市場銷售等環節存在的問題開展聯合監督檢查,通過體驗辦事流程、查閱工作臺賬、詢問經營主體意見等方式精準查找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切實扛起主體責任,著力解決困擾中藥材種植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助推中藥材產業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以有力監督護航特色產業發展。
針對在監督檢查和調研走訪中發現的中藥材種植規模不集中、產銷對接不暢等產業發展短板,州紀委監委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不斷改變發展模式,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完善運營服務及物流配送體系,大力開展“訂單式”交易流通服務,推動中藥材種植企業和農戶持續增收,中藥材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目前,全州種植115種中藥材,有中藥材種植企業、合作社、協會等249家,有中藥材農業產業化州級以上龍頭企業30戶,建設規模以上中藥材產業基地33個。
“鄉村振興的產業發展到哪里,監督護航就跟進到哪里。”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聚焦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緊盯產業基地建設、產品精深加工、市場銷售和科技研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全過程監督,督促有關部門落細落實人才、政策、資金、科研等支持措施,護航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徐燕梅 羅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