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云南省元謀縣紀委監委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武建華帶隊來到云南思農蔬菜種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花椰菜繁種基地。放眼望去,一壟壟翠綠的種苗排列整齊,種業工人在田間翻土、搬運、移栽。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元謀縣地處金沙江流域干熱河谷地帶,屬南亞熱帶干熱季風氣候,干濕分明、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1.6℃。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元謀縣成為以麥類、蔬菜等為主的國家區域性冬繁良種繁育基地之一。
產業發展在哪里,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元謀縣紀委監委把護航種業發展作為日常監督重要內容,圍繞惠企惠農政策落實、涉企行政服務、種業技術保障、新品種研發、科研院所和高校冬繁基地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監督檢查,以有力監督護航種業高質量發展。
“補貼都收到了嗎?現在行政執法檢查頻次是多少?”武建華現場詢問思農公司相關負責人,了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難點堵點。
在元謀,縣紀委監委成立種業監督檢查工作專班,借助“室組地”聯動等協同機制,統籌多方力量,從嚴查找種業發展中的政治偏差、責任偏差、行動偏差。此前,該縣紀委監委監督調研時發現,部分代繁代制種企業、協會和農戶隨意更換登記代繁代制種地塊,影響種子后期生長質量;職能部門缺乏規范管理。以問題為導向,該縣紀委監委聚焦種子生產、市場流通、經營備案等環節的監管開展再監督。針對種子管理制度建設的漏洞,推動相關部門出臺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管理辦法,規范經營和管理行為。
了解完基地情況后,檢查組又來到云南金誠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走訪。新品種研發及技術創新項目兌付的補助資金使用情況,是關注重點。
在日常監督中,派駐紀檢監察組前移關口,重點關注關鍵崗位人員,對在保障服務項目中可能出現的吃拿卡要等問題進行跟蹤監督,確保項目資金及時足額發放。
“新品種研發及技術創新項目所涉及的每一筆項目資金都嚴格按照程序撥付。”該公司負責人為檢查組調出了賬目明細。
作為元謀縣“研育繁推”一體化的科技型種子企業,金誠公司的發展,離不開產業政策的扶持,也離不開紀檢監察機關的護航保障。
“我們在創業初期遇到土地審批、政策落實等問題,縣紀委監委了解后,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依托該縣農業種業服務專窗,開展‘一對一’貼心幫辦代辦服務。”金誠公司負責人表示,職能部門通過靠前服務、上門幫辦,縮短辦理流程、提高辦理時限,10天內就完成了土地項目審批,讓企業安心“落地”。截至目前,該公司在多方協助下,其番茄新品種已經累計推廣10萬畝,帶動農戶增收5億多元。
元謀縣紀委監委對影響種業發展的典型問題深入分析,對農業農村、發改等單位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重要崗位人員開展提醒談話,推動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和縣農業農村局組建專項監督檢查組,成員囊括種子研發生產領域專家和監督執法人員,增加監督的科學性和精準性。目前,元謀縣已有自主研發的86個農作物新品種在農業農村部進行了登記;全縣累計培育一批冬繁制種企業、合作社,育繁種面積3.1萬畝,產量突破300萬公斤,種業綜合產值達10億元。
“元謀是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國家級制種大縣,我們聚焦政策落實、涉企服務、行政審批、監管執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精準監督推動種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武建華表示,對于當地紀檢監察機關來說,守護好種業,就是守護好“國之大者”。
臨近中午,走出金誠公司,武建華和同事們啟程趕往下一個企業……(鄧永平 徐燕梅 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