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個走了還想來的地方——第十四期省紀檢監察特色文化走廊特寫之六

發布時間:2024-12-05 16:42:26   來源: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省紀委監委機關黨委 西雙版納州紀委監委

第三篇章秘境雨林——走了還想來的地方(下)

西雙版納,傣語為“勐巴拉納西”,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是“宜居、宜游、宜醫、宜養、宜業、宜學”之州,也是“全域、全時、全齡”旅居的活力之州,溫暖的氣候有助于舒緩慢性疾病,清新的空氣對呼吸系統大有裨益。只來一次,你就會愛上它,是一個讓你走了還想來的地方。

攝影作品《歡度潑水節》

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也是云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節日,2006年被納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潑水節相當于傣族的春節,人們將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在西雙版納傣歷新年節期間,人們盡情歡呼,潑灑著代表幸福吉祥之水,漫天水花肆意飛灑,代表相互之間的美好祝福。

攝影作品《劃龍舟》

在傣歷新年來臨的第一天,瀾滄江畔都要舉行盛大的龍舟比賽,屆時,江兩岸歌聲、铓鑼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場面十分壯觀,是傣歷新年的“重頭戲”。

攝影作品《哈尼族“嘎湯帕”節》

每年1月嘎湯帕節,可以與哈尼族的男女老少一起拿著竹筒唱起幸福歌,跳起咚吧嚓,吃頓長街宴,在牛角聲中祈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幸福吉祥。

攝影作品《傣族造紙技藝》

傣族傳統手工造紙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傣語稱這種紙為“噶臘”,2006年,傣族造紙工藝被納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傣紙以構樹皮為主要原料,共5個流程11道工序,有柔軟光滑、久存不陳、力撕不破和防腐防蛀等優點,是中國造紙術的“活化石”。

攝影作品《布朗彈唱》

布朗族彈唱,是布朗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傳承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歌曲內容包括本民族古老的遷徙歷史、傳說故事、生產知識等。2008年,布朗族彈唱被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攝影作品《雨林探險》

穿越雨林、溯溪挑戰、叢林飛躍、動植物科普,在神秘的熱帶雨林里徒步穿梭,去看看大自然最初的樣子。基諾山鄉徒步線路入選2024云南經典徒步線路,原生態的玩法吸引了不少省內外游客前來打卡。

繪畫作品《紫花叢中情無限》

書法作品《傣陶女》

攝影作品《告莊西雙景》

走進正逐步成為西雙版納城市新名片的“告莊西雙景”,可以看到九塔十二寨的盛景,不出國門,也能體驗到濃郁的東南亞風情。作為西雙版納全域旅游發展的示范點,告莊西雙景已成為西雙版納乃至云南最具人氣和美譽度的大型復合型文化旅游項目。

秘境雨林神奇而美麗,多彩文化浪漫而美好,各族群眾熱情又好客,西雙版納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地方。(張芯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