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公交車,上下班往返嵩明和楊林工業園區之間方便多了……”日前,在昆明市嵩明縣楊林工業園區工作的張先生向縣政務服務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員連連道謝。
今年4月,該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商務投促局、縣政務服務局等相關部門組成工作組,深入全縣7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開展調研。在楊林工業園區,有企業職工反映園區內路燈損壞、道路修補清障、園區內無公交車等相關問題。工作組在了解群眾相關訴求后,形成問題清單、定向派單,最終推動問題得到合理解決。
這是該縣紀委監委發揮監督職能,督促相關部門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嵩明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緊盯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通過精準監督、查糾治建,在確保“辦不成事”窗口能夠真正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兜底服務”的基礎上,助力打造“政策最優、辦事最快、成本最低、服務最好、預期最穩”的“高效辦成一件事”品牌。
“我們通過‘碼上舉報’服務平臺收集群眾的意見和感受,堅持問題導向,根據發現的問題不斷調整監督重點,完善服務監督體系。”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各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等全縣200個窗口點位上墻“碼上舉報”二維碼,辦事企業、群眾遇到問題可以及時掃碼反饋。今年以來,已收集到群眾掃碼反饋信息500余條,均分辦至各相關職能部門整改完成。
在此基礎上,該縣紀委監委根據查辦發現的共性問題,發出紀檢監察建議3份,督促相關職能部門緊緊圍繞企業和群眾編制15項含44件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以“全程網辦+部門線下流轉”為核心改革,實現一網辦數據跑,線下一門辦工作人員跑辦理模式,有效減少了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吃拿卡要等“中梗阻”問題。
同時,該縣通過匯集市場監管、住建、衛健等職能部門數據,運用大數據模型將企業信息與全縣公職人員信息進行數據碰撞,形成干部違規兼職、證書掛靠預警信息150條,經進一步核實,查處“靠企吃企”違規掛證獲利、兼職8人,追繳違規取酬8萬余元。起底梳理破壞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對存在消極應對、冷硬橫推、吃拿卡要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此外,該縣先后開展了“周三企業服務日”51次、營商環境會客廳11次、政企同心談35次、完善助企惠民應用場景99個……
一項項實事落地,一個個舉措實行,堵點通了、淤點少了、群眾笑了,換來的是干部作風的轉變、營商環境的優化、服務質效的提升。
“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我們要緊盯惠企政策落實、辦事窗口服務、涉企審批事項規范、工程招投標等重點環節持續跟進監督,著力打造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服務環境,以有力監督保障‘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落地見效。”嵩明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丁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