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縱深推進“四個進一步探索” | 普洱:深化生態環保領域監督 守護生物多樣性之美

發布時間:2024-12-28 14:39:35   來源:普洱市紀委監委

初冬時節,孟連南壘河兩岸,白鷺絲展翼飛舞;碧空映襯的李仙江畔,亞洲象悠哉漫步覓食;神秘哀牢無量秘境深處,“樹冠精靈”西黑冠長臂猿歌聲高亢;廣袤無垠的原始森林中,國家近危級珍稀植物水晶蘭悄然綻放……

近年來,普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貫徹落實情況作為巡察監督、派駐監督的重要內容,綜合運用“室組地”監督聯動機制,整合監督力量,通過蹲點監督、調研監督、專項檢查以及約談提醒、問責查處等方式,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對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問題線索,全程實時跟蹤、檢查、督辦,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精準問責。同時,將監督關口前移,拓寬舉報渠道,收集群眾反映的生態環保領域問題,并及時督促解決,回應群眾期盼。

“要將瀾滄江及其支流水生態環境的治理與農村‘兩污’治理統籌推進、系統治理;要依法嚴肅查處和整治國控斷面上下游存在的環境污染違法行為……”不久前,該市紀委監委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聯合相關部門對瀾滄江思茅港、黑河國控斷面水生態環境保護現狀進行調研時提出建議意見。

普洱市瀾滄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通過“下沉式”“嵌入式”監督檢查,壓緊壓實相關部門政治責任,堅決查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及敷衍應付、弄虛作假等問題。圖為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在惠民鎮景邁村向群眾了解有關情況。(罕珊 攝)

為深化生態環保領域監督,該市紀委監委以政治監督為引領,拓寬監督渠道,督促生態環境部門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劃定保護紅線、建立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法規、強化監管執法、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

萬物多彩,生命可愛。生物多樣性是維系地球健康、人類福祉和經濟繁榮的基礎,為人類提供豐富多彩的生物資源、健康安全的生態環境和各具特色的景觀,讓世界充滿生機。

日前,在浙江省安吉縣舉辦的“第二屆湖州青年學者‘兩山’研討會”上,景東縣成功入選2024年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百強縣名單,這一榮譽是對該縣多年來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認可與肯定。

為常態化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景東縣紀委監委聚焦生態文明建設,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紀檢監察中心為圓心,通過聘任特邀監督員,構建“紀檢監察監督+群眾監督”的生態監督體系,深入實施“保護眼睛”專項行動,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河道采砂破壞水體、垃圾處理不到位影響生態環境等案件。

普洱市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8.23%,森林蓄積量3.14億立方米。聚焦森林資源保護,景谷縣紀委監委聯合縣林草局、縣自然資源局、縣農科局等相關部門開展“利劍護林”專項治理,明確重點治理工作任務33個、治理措施90條,打出保護森林資源的“組合拳”。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普洱市林業碳匯開發資源豐富。寧洱縣紀委監委面對碳匯項目開發涉及資金大、覆蓋面廣、實施周期長、環節復雜的實際,堅持運用全周期管理理念,持續跟進監督,以嚴明的紀律保障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兩不誤”;鎮沅縣圍繞綠色產業項目規劃、資金使用、政策落實、技術指導等關鍵環節開展全鏈條監督,推動實現從“靠山吃山”向“養山富山”轉變。

“變化太大了!”“沿河違規占用河道、亂倒亂扔垃圾等現象少了,水更清澈,河里的魚兒都多起來了!”提起西盟縣南康河的變化,周圍居住的群眾感受深刻。

普洱市鎮沅縣紀委監委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政治監督的重中之重,聚焦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污水處理廠、天然林區等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嚴防因失職失責出現亂排亂放、違規養殖、違法毀壞林地等問題,以高質量監督守好鎮沅的綠水青山。圖為該縣紀委監委干部深入恩樂鎮五一村了解相關情況。(劉慶鼎攝)

圍繞水域環境保護、河道生態功能維護、河長制落實等方面,西盟縣紀委監委強化監督執紀,進一步壓實各級河(湖)長責任,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切實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和群眾幸福感,用鐵的紀律守好一方綠水清波。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題中之義。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歷經千年的保護與發展,瀾滄縣惠民鎮景邁山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獨特文化景觀,成為人與自然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的典范。生態環境的改善,也讓不少珍稀野生動植物對景邁山情有獨鐘。

瀾滄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對重點鄉(鎮)及職能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探索“紀委監委+檢察”模式,對損害古茶樹、古樹名木正常生長、影響古茶林群落保護、非法引進外來物種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生物多樣性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普洱市建立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制度,依法規范亞洲象肇事救助行為,最大程度減少亞洲象肇事損害,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促進人象和諧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加大極小種群保護,做好西黑冠長臂猿、印支灰葉猴、印度野牛、景東翅子樹、紅豆杉等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工作,并取得較好的保護成效。

據了解,目前生活在普洱境內的亞洲象有164頭。(普洱市紀委監委 供圖)

思茅區、江城縣紀委監委緊盯亞洲象保護,亞洲象國家公園項目建設、保險理賠等方面,督促責任部門嚴格落實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社會維穩和財產理賠等工作。

“墨江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龍壩鎮垃圾熱解廠項目建設過程中履職不到位,對垃圾熱解廠建設環境評估工作重視不夠、執行不力……”

教育千遍,不如問責一次。針對一些單位和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不到位、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以及利用自然保護區牟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格落實“一案雙查”,既追究涉事人員的責任,又追究相關領導干部的責任,并將典型案例進行通報,形成警示震懾效應。自2020年以來,89人因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失職失責問題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生態因多樣而美好,文明因多樣而精彩。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是衡量生態文明建設質量的重要指標。”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以紀檢監察力量守護生物多樣性之美。(郭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