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縱深推進“四個進一步探索” | 大理:持續深化“行走的廉政課” 讓廉潔文化潤心化人

發布時間:2024-12-29 16:36:24   來源:大理州紀委監委

聆聽音樂黨課經典名曲背后的紅色故事,研讀劍川楹聯中蘊含的清廉家風,“沉浸式”感受庭院實景話劇《抉擇》的警示震撼……一年來,大理白族自治州共開展“行走的廉政課”2374場次,168097人在行走中感悟初心、涵養清心、堅守廉心。

新時代廉潔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實踐。省紀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強調,督促實施新時代廉潔文化“強基行動”,創新警示教育方法路徑和形式載體,推動形成廉榮貪恥的社會氛圍。2024年,大理州進一步深化“行走的廉政課”實踐載體,因地制宜豐富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參與度、接受度和傳播度不斷提升。

深挖亮點,豐富提升課堂體驗

“江那邊的承諾,是點燃黑暗的燭火。”近日,“行走的廉政課”音樂黨課“重溫經典聆聽初心”在大理州舉行,一首《江那邊》表達了對黨的二十大代表、洱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名譽主任李桂科醫生及千千萬萬個堅守初心不動搖的共產黨員的深深崇敬。后續,該堂“黨性初心課”還將走進機關、校園、社區、企業、村居,傳遞榜樣的力量。

隨著“行走的廉政課”不斷走深走實,該州各級各部門緊扣“黨性初心”“廉潔文化”“警示教育”三堂課主題,進一步講好王復生、王德三、周保中、張伯簡、施滉、普發興、李桂科、李伯藩等先進典型的榜樣故事,紅色文化、民族文化、非遺文化、家風文化中蘊含的廉潔故事以及身邊人身邊事的警示故事。同時,對富有地方特點和行業特色的精品課程,做到提升一批、打造一批,不斷充實“課程庫”。

如何進一步創新突破,推出更有教育性、廉潔性和體驗性的課程?在豐富課程資源的同時,該州注重“點”上的品質提升。作為牽頭部門的州紀委監委、州委宣傳部、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婦聯、州融媒體中心等單位立足職能職責和專業優勢,通過座談、走訪、調研等方式,深入了解黨員干部的需求以及對課程的意見建議,結合反饋情況豐富拓展課程內容。

大理市持續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注重優良家風家訓的培育和塑造,堅持把家風家訓作為“行走的廉政課”的活教材,發揮家風潤物無聲作用,激發廉潔的“內驅力”。圖為該市干部群眾在交流家風家訓好故事。(何樂琴 攝)

“人生如喝茶,先苦后甜。今天的課程讓我們從‘三道茶’蘊含的‘一苦二甜三回味’人生哲理中,更深層次地感受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公后私、艱苦奮斗的廉潔內涵。”大理市通過傳承人的演示和融入“廉”味的講解,讓黨員干部對“三道茶”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針對“挖掘運用好當地文化中的廉潔元素”意見建議,大理市紀委監委、市委宣傳部用好非遺文化這個“富礦”,精選具有代表性的項目,與傳承人共同探討蘊含其中的廉潔內涵,形成“教案”在“廉潔文化課”中運用。

今年以來,在繼續用好精品課和“金話筒”講師團隊的同時,大理州進一步打造并推出紀律處分條例宣講課、白族扎染體驗課、劍川楹聯研學課等一批新課程,幫助黨員干部在行走中汲取更新的知識養分,獲得更深的廉潔浸潤。

串點成線,精心規劃行走路線

為讓黨員干部在一次行走中接受多個不同類型的教育,州紀委監委會同組織、宣傳、文旅等部門和屬地,將全州35個廉潔文化公園、家風廣場、警示教育基地等廉潔文化地標串聯成線,推動“行走的廉政課”與“廉旅”等新業態相互促進、相互賦能。

大理市以“鄉愁”為關鍵詞,推出“灣橋鎮古生村鄉愁小院——科技小院——周保中將軍紀念館”行走路線,既講好大理市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留住鄉愁的實踐故事,又講述了民族英雄周保中的廉潔事跡,傳播正能量。

劍川縣推出“‘四·二’武裝暴動烈士紀念碑及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武裝斗爭史實館——張伯簡紀念館——龍門村紅色紀念館(清廉村居)——沙溪烈士陵園”行走路線,通過踏尋烙印在白鄉大地上的“紅色足跡”,重溫紅色歷史,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動力。

祥云縣堅持以紅育廉、以紅融廉、以紅潤廉,上好“行走的廉政課”,將紅色革命教育與廉潔教育有機貫通,促使廣大黨員干部在尋訪紅色記憶中,用革命文化淬煉黨員干部克己奉公、拒腐守廉的高尚品格。(普艷華 攝)

在打造以地域為界的行走路線基礎上,大理州在優選整合精品行走路線上不斷下功夫。一方面,進一步整合各縣(市)已有的教育資源,規劃更為豐富的行走路線;另一方面,在嚴格遵守各項紀律要求的前提下,連接相鄰縣(市)在紅色文化、家風文化、非遺文化、警示教育方面的課程資源,突破縣域限制打造精品行走路線。此外,還積極探索分類施教,聚焦“一把手”、年輕干部、基層干部等不同群體以及政法、教育、衛生等不同行業的需求,形成就近就便的行走路線。

廉行蒼洱,步步潤心。截至目前,全州共形成“清風之旅”精品路線22條,大理州新的“清廉風景線”已然形成。

連線擴面,合力繪制清廉地圖

祥云縣劉廠鎮王家莊村是王復生、王德三烈士的故鄉,作為“黨性初心課”中的重要精品課和行走路線,到這里打卡學習的黨員干部絡繹不絕。

在烈士故居中感悟革命先輩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后,沿著王家莊村道前行,學員可以繼續學習體驗土堿制作技藝及蘊含的工匠精神,并到家風文化廣場、文明鄉風長廊了解“修齊治平、忠孝睦姻、詩書明道、立身報國”的優良家風和移風易俗、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新實踐。

“行走的廉政課”進一步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廉細胞”,王家莊村結合清廉村居建設持續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將清廉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之中,讓廉潔新風深入人心。如同王家莊村一樣,以“行走的廉政課”為重要發力點,由點及面推進清廉建設全域深化的做法遍布全州。

大理州紀委監委結合“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引領行動”做好警示教育的創新與突破,會同州委宣傳部、州文化和旅游局、州白劇團共同創作的沉浸式警示教育庭院實景話劇《抉擇》,讓全州各級“一把手”在沉浸中自省糾偏。(冷云 攝)

州委州直機關工委將開展好“行走的廉政課”作為牽頭推進清廉機關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各級各部門融入自身業務工作,同向發力、同步問效。州融媒體中心一體推動“強基行動”和“廉潔文化課”,推出講述古代清官廉吏故事的《清風潤蒼洱》系列視頻。賓川縣紀委監委與縣中醫院在清廉醫院建設中,聯合攝制“廉心藥語”系列視頻,講述中草藥蘊含的廉潔之理。州紀委監委、州委宣傳部會同州文化和旅游局、州白劇團結合“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引領行動”,共同創作庭院實景話劇《抉擇》,讓“看劇人”在“身邊人”“劇中人”的教訓中對鏡自照。結合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州紀委監委還將黨紀法規宣講融入警示教育課,在全州開展條例巡回宣講1289場次,覆蓋85929人次。

“通過上好‘黨性初心’‘廉潔文化’‘警示教育’這三堂課,我們有效推動了廣大黨員干部、各級各部門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清廉建設中來。”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拓展“行走的廉政課”內涵和外延,把課程建設和路線規劃有機融入清廉云南建設各項工作中,讓“行走的廉政課”足跡遍布蒼洱大地,涵養全域清風正氣。(崔寒 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