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走心”更“入心” 深化紀律教育護航干部成長

發布時間:2024-01-31 09:23:09   來源:楚雄州紀委監委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共158條,與2018年《條例》相比,新增16條,修改76條。新修訂的《條例》聚焦執紀監督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靶向施治,充實違紀情形,細化處分規定,為紀檢監察機關嚴格執紀、精準執紀提供了遵循。”近日,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紀委監委集中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強化示范引領作用,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切實把學習過程轉化為強化紀律意識、促進貫徹落實的實際行動,帶頭用黨章黨規黨紀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嚴守紀律規矩落到實處。

近年來,該州紀委監委把紀律教育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紀律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徑、新載體,在精準上做文章,在實效上下功夫,督促各級黨組織把紀律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持續營造學紀法、明底線、知敬畏、敢作為的濃厚氛圍,讓“走心”的教育更“入心”,為黨員干部的成長保駕護航。

“要精準開展‘靶向’教育,把紀律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堅決防止紀律教育‘大水漫灌’。”該州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州把紀律教育納入黨員干部日常教育的重要內容,州委帶頭開展黨的紀律建設專題學習,州委主要領導帶頭給黨員干部上警示教育課,示范帶動全州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學紀守紀。州紀委監委與州委組織部、州委黨校加強協作聯動,堅持把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等黨規黨紀教育作為黨員干部學習的必修課,在州委黨校舉辦的各類教育培訓班中用好“課前一刻鐘”,打造“經典紅歌”“經典誦讀”和“微黨課”3個培訓團隊,把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黨紀政紀條規學習等內容融入日常紀律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小課堂”“大教育”的作用。組建講師團、宣講團、宣講小分隊,把紀律教育作為送學服務和宣傳宣講的內容,不斷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

同時,把案件資源轉化為警示教育資源,分領域分行業分系統精準定制個性化紀律教育“套餐”,分層分類開展黨章黨規黨紀教育。聚焦“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等“關鍵少數”,將紀律教育內容納入每年廉政提醒談話提綱,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式、提醒式、關愛式談話,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提醒、早糾正,讓他們時刻自重、自警、自省。聚焦正處于成長“黃金期”的年輕干部,每年在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培訓班上專門開設紀法課程,安排專人專題授課,讓年輕干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聚焦普通黨員干部,用好“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線下和線上的學習載體,讓廣大黨員干部從紀律教育中學紀法、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以“精準滴灌”的方式做實做細黨員干部的紀律教育。

為讓“走心”的教育更“入心”,該州把開展紀律教育情況列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細化考核標準,督促各級“一把手”切實擔負第一責任人責任,帶頭遵守紀律、嚴格執行紀律,對違反黨紀的問題,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切實維護紀律的剛性、嚴肅性。堅持實事求是、錯責相當、完善問責制度及程序,健全重點領域問責提級審核、問責案件評查等制度,防止和糾正問責泛化、簡單化、“求快不求準”、“求重免擔責”等問題。

紀律建設離不開廉潔文化的浸潤滋養。該州將紀律教育與清廉楚雄建設相結合,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相融合,深挖本地歷史名人、紅色文化、非遺等資源中的廉潔元素,采取“點單式”專題授課、“套餐式”廉潔教育、“沉浸式”宣傳引導等方式,對不同系統、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的黨員干部分層分類精準施教,進一步涵養清風正氣,推動紀律教育全覆蓋、常態化、長效化。

“抓好紀律教育要堅持深耕細作、久久為功。”該州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不斷豐富紀律教育載體、創新方式方法,在增強紀律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持續推出有特色、有亮點的紀律教育活動,真正讓紀律教育入腦入心,并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徐燕梅  馬學能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