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閉環管理做足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

發布時間:2024-02-21 09:21:26   來源:玉溪市紀委監委

“感謝組織牽掛回訪,被舉報后,我一度心灰意冷,還好有你們幫我澄清正名……”今年1月,通海縣紀委監委對曾受到錯告的村組干部張某進行回訪,張某感嘆道。

去年3月,通海縣楊廣鎮古城村三組組長張某被舉報存在非法強拆村民房屋、違規收取新農村建設“擇位費”、村組集體資產資金去向不明等問題。經縣紀委調查核實,反映張某的問題并不屬實,隨后采取會議方式為其澄清正名,并適時對張某進行回訪,掌握近期狀態,鼓勵其重拾信心,在工作中勇建新功。目前,張某已徹底放下思想包袱,干事創業勁頭更足了,服務群眾也更有底氣了。

“青鳥明丹心”,但也怕“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開展澄清正名,既要善始,更要“善終”。近年來,通海縣紀委監委積極構建暖心回訪、查處誣告、宣傳教育工作閉環,做實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

“干部受到誣告錯告后極易產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怠政心理,于是我們建立了跟蹤回訪機制。”縣紀委監委信訪室主任介紹,根據工作需要及被澄清人意愿,澄清正名后,紀檢監察干部會對黨員干部本人及所在單位進行“雙回訪”,不僅還干部清白,鼓勵當事人放下思想包袱,而且持續釋放組織溫度,幫助被舉報人重燃工作熱情。

扶正必須祛邪。誣告錯告讓黨員干部“寒了心”,挫傷工作積極性。縣紀委監委貫徹失實檢舉控告澄清正名和惡意誣告陷害嚴肅查處“雙管齊下”的原則,出臺“一信雙查”聯動機制,加強與案管、案審及監督檢查部門的溝通協作,把控檢舉控告環節,準確區分錯告、誣告行為,嚴肅教育處理誣告陷害的實名舉報人,及時向受到錯告者反饋核實處理結果并安撫情緒。充分運用黨紀國法“兩把尺子”,健全縣紀委監委與信訪、網信、公檢法等部門互通聯動,對誣告陷害、惡意舉報等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沒想到捕風捉影地舉報他人也有可能觸犯法律,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反映問題必須實事求是……”在科技文化“三下鄉”的縣紀委監委展臺前,過往群眾與紀檢監察干部交談。縣紀委監委選取典型案例,通過制作漫畫、張貼工作流程圖、現場答疑解惑、發放《紀檢監察機關信訪舉報指南》等方式開展普法教育,引導干部群眾依法依規檢舉控告、反映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近一年來,全縣共開展澄清正名25人2家單位,對2名錯告者予以提醒教育,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誣告陷害線索2件2人。

“我們將加強澄清結果的運用,會同組織人事部門在干部考核考察、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等工作中,維護黨員干部合法權益。”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肖希 || 責任編輯  張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