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景洪市把紀律教育課堂搬到了勐龍鎮,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結合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為該鎮各中心(隊)、村(社區)“兩委”等105名黨員干部講授了一堂既生動又深刻的紀律黨課。
近年來,景洪市紀委監委積極探索拓展常態化開展紀法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有效路徑,選取理論功底深厚、業務素養過硬、宣講經驗豐富的骨干和專家組建“清廉景洪·廉潤有聲”紀法宣講團,以走出去、下基層的方式,分級分類派出清廉講師赴市級各單位(部門)和鄉鎮(街道)等開展紀法宣講,將紀法教育的觸角延伸到基層“神經末梢”,切實打通紀律教育“最后一公里”。去年以來,開展“送黨紀下基層”活動24場次,覆蓋基層黨員干部4480余人。
“針對基層黨員干部紀法知識相對薄弱、對違紀違法后果認識不足等問題,我們量身定制個性化課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鮮活的形式,把紀法教育送到‘家門口’。”市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在加強精心“備課”的同時,市紀委監委還注重精準“派單”,根據受教對象的不同特點,選派“對口”講師,確保授課內容、方式與受眾需求相匹配,為基層黨員干部送去想聽想懂、能入腦入心的紀法知識。
“鎮紀委的同志講得特別接地氣,分析的問題都是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今天的收獲很大。”在普文鎮稱桿河村大開河村史館,一名參加學習的村社“一肩挑”干部深有感觸地說道。
為實現教育效果最大化,市紀委監委有效整合宣傳教育資源,選優配強宣講隊伍,靈活運用專題宣講、“嵌入式”宣傳、點對點傳達等多種方式,創新采用“理論講解+以案說紀+課堂問答”等形式,把紀法知識轉化為生動的案例教學和互動研討,切實將黨紀法規講深講透。同時,通過組織黨員干部旁聽庭審、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學習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材料等系列活動,教育黨員干部摒棄看客心態,不斷增強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
此外,景洪市還探索具有民族特色、貼近基層的宣傳教育方式,深入挖掘地方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中的廉潔元素,通過“雙語講清廉”“章哈唱清廉”等鮮活形式,打造別開生面的“清廉課堂”,讓紀律教育帶著“鄉土氣息”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市紀委監委充分利用“一微一視頻”網絡平臺,策劃推出“紀法學堂”精品欄目,定期推送“清廉景洪小劇場”、紀法知識解讀、法律法規解析等重點內容,打造黨紀法規“移動工具書”,有效擴大了紀律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基層紀法宣講要聽得懂、接地氣,更要有效有為。”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緊扣領域特色、崗位特點、工作實際,把紀律教育與黨性教育、廉潔文化教育貫通起來,融入日常、做在經常,引導基層黨員干部心有所戒、行不逾矩,知紀明責、實干擔當。(周春榮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