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馬關,晨霧尚未完全散去,街頭巷尾的粽葉攤就已飄來淡淡的清香。賣粽阿姨動作嫻熟,將兩片青粽葉疊成漏斗形狀,填入糯米、臘肉,手指翻飛之間,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在傳統佳節的濃郁氛圍中,馬關縣紀委監委的紀檢監察干部監督的腳步也緊跟了上來。他們以防治“節日病”為切入點,在這座邊關小城編織起嚴密監督網,讓廉潔的清風與粽香一同浸潤城鄉。?
“請提供近半個月高檔禮品禮盒的銷售臺賬,尤其是單位團購的發票記錄。”在縣城最大商超的收銀臺旁,該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正在核查數據。檢查組與稅務部門攜手合作,依托大數據平臺篩查異常發票。與此同時,在縣公務用車中心,另一組監督檢查組正緊盯著公車管理數據監督平臺,通過綜合分析車輛的行駛軌跡、加油記錄等數據,精準篩查違規使用公車的問題線索。
在縣政務服務中心的會議室里,一場特殊的“家庭助廉會”正在舉行。20余名重點部門“一把手”的家屬收到了一本《家庭助廉手冊》和一封致家屬的公開信。“以前總覺得廉潔是他一個人的事情,現在才明白,我們家屬也是‘廉內助’。”一位家屬翻開手冊時感慨地說。這種將監督觸角延伸到干部“八小時外”的做法,通過“組織+家庭”的雙防線,讓廉潔教育從文件上的要求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
金廠鎮羅家坪村的文化廣場熱鬧非凡,村民們圍坐在長桌前包粽子、談論廉潔,82歲的老黨員李大爺即興創作了一首山歌:“粽葉青青裹米香,監督檢查護安康,歪風邪氣無處躲,清風明月照山鄉。”這首帶著泥土氣息的廉歌,是群眾對紀檢監察工作最質樸的肯定。?
“截至目前,共檢查單位28家,發現問題31個。”在縣紀委監委辦公室,工作人員正在整理節前監督檢查的情況。這些數字的背后,是紀檢監察干部的默默堅守,是對“節點”就是“考點”的深刻踐行。(朱玲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