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誰家辦紅白喜事,大家都爭著講排場,一擺就是幾十桌,且連續擺3天吃6餐,現在改為宴請1天吃2餐,這樣省錢又省事,大大減輕了我們村民的負擔。”嵩明縣小街鎮大保旺村村民胡某向前來開展監督檢查的紀檢監察干部說,他對保旺村委會推行紅白喜事簡辦的做法拍手叫好。
之前,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現象在村、社區一度較為普遍。對此,縣紀委監委采取紀律監督約束、正面宣傳引導等多種方式,壓緊壓實各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單位職責,大力糾歪風、除舊俗,積極倡樹文明新風,推動移風易俗成風化人。
推進移風易俗,黨員干部要起好帶頭作用。為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縣紀委監委采用 “室組地” 聯動監督模式,每逢節假日等重要時間節點,以提醒談話、發送廉政短信等方式提醒警示,督促黨員干部嚴格落實報備制度,及時報備辦理婚喪喜慶事宜情況,實現事前提醒和事中、事后監督的閉環。同時,加大監督檢查和明察暗訪力度,對超標準大操大辦、違規收受禮金的黨員領導干部從嚴查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帶頭抵制不良風氣,示范帶動廣大群眾摒棄陋俗,當好移風易俗的倡導者、參與者、踐行者。
移風易俗抓得好不好,職能部門是關鍵。該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的“貼身監督”優勢,通過走訪座談、下沉走訪等方式,壓緊壓實職能部門責任。在監督推動下,縣民政局先后出臺文件,指導全縣所有村(社區)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深入鎮(街道)督促完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和鄉賢議事會備案登記工作,以“三會一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鄉賢議事會、村規民約)為抓手,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在村規民約的有效約束下,群眾爭當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勤儉節約的文明人,“規”出了文明新氣象。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將推動移風易俗與清廉村居、廉潔文化建設互融共促,堅持糾“四風”與樹新風同步發力,以點帶面成風化俗,在潛移默化中凝聚鄉村振興的“清廉動能”。小街鎮通過設立鄉村光榮榜、道德榜,舉辦道德講堂、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民族團結示范戶”等評選活動,傳遞模范力量,形成良好道德風尚;楊橋街道黨員干部以“田間地頭講”“文化廣場宣”“村頭巷尾說”“農家小院議”等方式開展移風易俗宣講;嵩陽東村社區邀請社區被評為“星級文明戶”“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典型,在紅色記憶收藏館中現身說教,打造“家門口”的廉潔文化陣地;楊林鎮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選聘清廉監督員、鄉賢能人,發放倡議書、入戶宣傳、講解案例,破除陳規陋習。(張兆如 李熹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