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書記談監督 | 以有力監督強化基層治理

發布時間:2025-06-04 09:21:44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各級黨委特別是市縣黨委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讓老百姓可感可及。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黨和國家政策直達群眾身邊的“最后一公里”。云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責,緊盯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持續強化基層監督,助推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校準監督靶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憂所急所怨作為監督發力點,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糾治什么問題。聚焦群眾最為關注的教育醫療、村級小微權力運行、養老低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等方面內容,找準監督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深入開展醫療衛生行業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整治、“河湖之痛”專項監督等,對發現的問題認真梳理,將問題清單轉化為部門責任清單、行動清單,推動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從嚴查處巧立名目吃拿卡要、截留挪用集體資金、“雁過拔毛”、虛報冒領等侵害群眾切身利益、啃食群眾獲得感的“蠅貪蟻腐”,著力糾治責任單位及相關責任人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等群眾深惡痛絕、影響基層治理的作風和腐敗問題,邀請群眾評價治理成效,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

凝聚監督合力。深化“室組”“組組”“室組地”左右聯動、上下貫通協作機制,組建8個“室組地”協作監督小組,緊盯權力和責任,下沉監督、靠前監督、跟進監督,精準發現并糾治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有力回應群眾關切。去年以來,景東縣紀委監委在教育、醫療、鄉村振興等領域共立案62人,挽回經濟損失2300余萬元。針對查辦案件中發現的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風腐交織的特點,景東縣紀委監委下好監督“一盤棋”,加強“紀巡聯動”“紀審聯動”,推動紀檢監察監督與巡察監督、審計監督深度融合、同向發力,通過功能互補、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增強精準監督的“穿透力”,提升監督質效,更加有效地懲治發生在基層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提升監督質效。懲治只是手段,治理才是目的。景東縣紀委監委在從嚴查處基層風腐問題、持續形成震懾的同時,注重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把查辦案件與警示教育、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全面梳理查辦案件的特點和規律,深入剖析案件特別是類案問題成因,拍攝制作警示教育片,用身邊事警示警醒身邊人,引導基層黨員干部樹牢服務群眾、造福群眾的宗旨意識,堅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廉潔公心。找準制度漏洞和監管盲區,向案發單位或職能部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完善醫德醫風巡查、村衛生室管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制度26項,從源頭防治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張涵之,系云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