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問題清單變成履責清單
記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遼寧省綏中縣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5-03-31 10:26:0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圖為綏中縣紀委監委災后重建監督組工作人員正在走訪群眾,了解相關政策落實情況。 劉伽寧 攝

“‘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的榮譽是對我們的激勵,更是對我們的鞭策,全體紀檢監察干部要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守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好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絕不讓‘先進’二字蒙塵!”遼寧省綏中縣紀委監委近期召開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會,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軍為全體紀檢監察干部定調明責。

近年來,綏中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持續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大力加強作風建設,精準護航民生發展。2022年9月,綏中縣紀委監委被評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

激流勇進,筑牢抗洪救災的紀律堤壩

2024年8月20日,一場特大暴雨突襲綏中縣。河水漫堤、道路塌方、果樹大棚被淹、村莊失聯……災情就是命令,縣紀委監委連夜成立“抗洪救災監督專班”,以戰時紀律壓實監督責任。“受災群眾底數必須摸清,救災物資必須精準發放到戶,對貪污挪用、優親厚友的,堅決查處!”動員會上,張軍的部署擲地有聲。

10個監督組將“戰場”搬到了災情最重的10個鄉鎮,同志們蹚著齊腰深的積水逐村逐戶清查水毀房屋數量和損毀程度,爭分奪秒查看救災物資是否發放到位,頂著高溫高濕蹲守在河堤修復、安置房建設現場,確保各職能部門做到救災任務清、政策清、責任清、賬目清。

李家堡鄉急需搶修橋梁、道路所需水泥和各種型號水泥管,監督組馬上聯系職能部門,保障物資及時發放到位,搶修工作順利完成;重建房施工過程中,某工程隊使用的彩鋼瓦框架未做防腐處理,存在安全隱患,監督組督促職能部門對其糾正的同時,開展全面排查,確保重建工作保質保量……這樣的“精準監督”貫穿了救災和災后重建的全過程。

為壓緊壓實各部門責任,綏中縣紀委監委建立了“三查三保”機制,即查責任落實保政令暢通,查物資分配保公平透明,查工程質量保長久安全,監督推動2114戶維修重建住房竣工,保障受災群眾“溫暖過冬”;監督維修重建設施大棚7750座,新栽植的秧苗已在春節前上市銷售;監督搶修田間作業路1724公里,保障4萬噸蘋果、6萬噸梨得以及時搶收,挽回經濟損失4.1億元。監督期間,監督組開展明察暗訪87次,約談提醒鄉鎮、部門領導干部32人次,推動解決問題53個,用責任與擔當筑起守護群眾生命安全的堅固防線。

躬身破局,交上守護民生的暖心答卷

最近,家住綏中縣萬樹花城小區的李大爺終于了卻了一樁心事,拿到不動產權證的他樂呵呵地在自家門上貼了一張大紅的“福”字。

此前,因萬樹花城小區、盛華園二期小區和廣電小區等三個小區未通過規劃核實,購房戶不能辦理不動產權證,進而影響了房屋交易,群眾反映強烈。為推動化解不動產權證辦理難題,綏中縣紀委監委協調自然資源、住建、財政等部門現場辦公,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并借鑒外地成功經驗,會同縣委、縣政府打通堵點,開展“群眾無過錯即辦證”專項行動,為1982套商品房辦理了不動產權證。

近年來,綏中縣紀委監委立足崗位職責,大力開展“群眾點題、紀委破題”行動,通過加強作風建設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2023年8月,綏中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監督檢查集中連片自來水項目建設過程中,有群眾反映,相關部門履職不力,導致前衛鎮三道村的排污管路與自來水管路出現了交叉,存在很大隱患。綏中縣紀委監委立即督促水利部門給予技術指導,鎮政府做好項目建設各方溝通,對交叉部分的排污管路先行建設,完成后再鋪設自來水管路。在縣紀委監委的持續跟蹤督導下,前衛鎮自來水工程于2023年底完工并正常通水運行,解決了近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村民王大姐高興地說:“有紀委監委監督推動,干部的工作效率更高了,我們的心里也亮堂多了!”

心里亮堂的不僅是村民們,還有泰德爾公司的員工們。“現在的路燈更亮了,我們下夜班走路回家也更安全了。”該公司的一名員工介紹說。此前,縣紀委監委前來了解營商環境情況,得知公司附近路段未接通電纜,不僅影響了公司用電,而且每到夜晚漆黑一片,員工夜間出行安全也無法保障。縣紀委監委溝通協調相關部門增鋪了3100米電纜,讓該路段232盞路燈全部亮了起來。通電亮燈的那晚,公司負責人激動地說:“電來了,燈亮了,紀委監委的監督執紀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啊。”

嚴管“三資”,穩固鄉村振興的壓艙石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是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作為農業大縣,綏中縣農村集體“三資”點多面廣、情況復雜。

摸清“家底”是管好“家當”的基礎,是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第一步。綏中縣紀委監委以協作區為單位,統籌縣鄉村監督力量,監督推動282個行政村建立、完善資產資源檔案5185件,清理規范合同2050份,追繳資源類承包金65萬余元。對排查發現的547個“三資”管理問題,由相關紀檢監察室采取“點對點”監督方式,督促全部完成整改,切實解決“三資”底數不清、管理混亂、財務制度不規范等問題。

2024年11月,綏中縣紀委監委收到“沙河鎮某村引水上山工程無法進行灌溉”的問題線索。引水上山工程是高效節水灌溉的重要措施之一,對農業發展意義重大,綏中縣紀委監委立即組織力量核查問題線索。核查發現,呂某某作為村委會主任,承擔著組織人員對該工程相關設備進行日常維護和保養的責任,他卻通過非法方式將引水上山工程承包給了自己妻子,設備損壞后,呂某某也沒有組織人員維修,影響了村民們的灌溉生產。

在嚴肅查處呂某某的同時,縣紀委監委督促相關部門完成對該工程的維修,并推動沙河鎮政府成立日常養護工作組,解決困擾村民們的灌溉難題,確保民生工程真正惠及于民。

為切實守好農村群眾的“錢袋子”“家底子”,綏中縣紀委監委還充分運用審計監督成果,推動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

2024年4月,上級審計專報指出,綏中縣農業農村局存在“拖欠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財政資金未發揮使用效益”等問題。綏中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室組”聯動監督合力,靶向監督整改情況。一方面,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督促職能部門認真落實主體責任,足額完成農機購置補貼兌付工作。另一方面,相關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深入25個鄉鎮實地走訪,抽查了750戶申請農機購置補貼的農戶,緊盯資金申請、審批、發放等關鍵環節,深入排查背后的責任、作風、腐敗問題。抽查發現,縣農業農村和財政部門一些干部存在責任心不強、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縣紀委監委及時對兩部門時任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提醒,同時監督推動農業農村局和財政局聯合出臺《綏中縣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遲撥滯發問題專項整治方案》。歷時3個月,全縣2023年度農機購置補貼未兌付資金最終全部完成兌付,領到補貼的4416家農戶笑逐顏開。(李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