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言廉語 | 規范“三資”管理 守好村集體“錢袋子”

發布時間:2025-03-21 10:11:51   來源:云南省紀委監委網站

部分村財會人員業務水平較低,對農村“三資”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認識不足,執行不到位;村資產資源底數不清,造成村資產資源流失;村資產資源經營管理不善,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農村“三資”監督管理存在被動監管和監管失控現象……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是發展農村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也是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容易滋生的重點領域,然而,農村“三資”管理常面臨巨大挑戰。

近期,全省首批“村集體公務卡”在德宏州瑞麗市正式發出,這標志著農村集體財務管理邁入數字化監管新階段。“村集體公務卡”是探索農村集體財務收支管理的創新舉措,有效防止占用集體資金、“坐收坐支”等行為,是規范管理,將“三資”管理“事后滅火”變為“源頭防控”的有益探索。

農村集體“三資”關系到農民群眾的“錢袋子”。“三資”重要,“三資”管理更為重要。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對保障農民群眾利益、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底數要摸清。要對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進行全面清查,做到資金賬目清、資產底數清、資源分布清、主體歸屬清、債務債權清。同時,做好清查公示工作。在“三資”摸底過程中,聚焦重點任務和關鍵區域,不斷完善“三資”管理制度,實現“三資”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堵住“三資”管理風險漏洞。

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責任要落實。各村集體要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嚴格執行村級財務支出審批程序。有關部門要嚴格監督檢查,重點檢查村集體財務審批制度、資產管理、資源發包等制度執行情況,查看是否存在違規操作、變通執行等問題。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立行立改。

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蠅貪蟻腐”要嚴懲。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重拳出擊,劍指“三資”頑疾,加強對村集體重點項目、重大資金、重要環節的監督檢查,強化案件查辦、嚴肅追責問責。嚴查“三資”管理不規范問題,嚴查侵害村集體和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讓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公開要到位。要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村集體“三資”政策宣傳,提升群眾對農村“三資”政策的知曉度,夯實群眾監督基礎,在保障群眾知情權、監督權的同時,提高群眾參與基層自治的積極性。(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