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言廉語 | 黨員干部要自覺增強敬畏之心

發布時間:2025-06-03 09:01:17   來源:昆明市紀委監委

“敬畏”二字,既包含了對黨紀法規的尊重,也蘊含著對違規違紀的警戒。對紀律、規矩、權力保持敬畏,既是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也是執政為民的底線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唯有將敬畏融入思想、化為行動,方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在誘惑考驗面前守住原則,自覺抵御歪風邪氣的侵蝕。

敬畏紀律,筑牢思想“防火墻”。紀律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唯有知紀明紀,方能遵紀守紀。部分干部“破紀”往往始于“無視”,對紀律規定模糊不清、對警示教育不以為意,最終在“小節”中失守。黨員干部當以“三學貫通”強化紀律自覺。原文學紀,建立“紀律條例+典型案例”學習清單,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納入必學清單,逐字逐句悟透紀律紅線;對標思紀,對照紀律要求,自覺查擺“八小時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用“紀律放大鏡”檢視自身言行;創新守紀,積極參加“沉浸式紀律課”,親歷“破紀之痛”,在“敬畏—知止—踐行”中擰緊思想閥門。

敬畏規矩,把準行為“定盤星”。規矩是權力運行的“軌道”,失去規矩約束,權力便會脫軌越界。從“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到“會所里的歪風”,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到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本質都是對規矩的漠視。黨員干部當以“三查機制”校準行為坐標。日常自查,建立“規矩執行手賬”,對公務接待標準、項目審批流程等自己經手的事項實行“一事一對照”,防止“慣性違規”;風險排查,結合崗位職能職責,用高、中、低三個等級標注崗位風險,對風險點進行評定,制定具有針對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民意詢查,在服務窗口或辦公場所展示“作風效能評議”二維碼,定期查看群眾留言,以“群眾眼睛”倒逼規矩落地。

敬畏權力,甘當為民“勤務員”。權力是“公器”而非“私具”,敬畏權力的本質是敬畏人民賦予的責任。有的干部把職權當特權、公權私用,有的把服務當工具、謀取私利,根源在于顛倒了“權從何來、權為誰用”的認知。黨員干部當以“三問工作法”踐行權力敬畏。問需于民,自制“民情日記本”,每月定期深入基層一線,走訪收集群眾急難愁盼,標注“已解決”“協調中”“需上報”等事項分類,確保群眾呼聲有跡可循;問計于民,每季度自行組織一次“板凳問計會”,耐心傾聽群眾意見建議,建立“金點子轉化清單”,讓群眾智慧直達決策一線;問效于民,對惠民資金發放、行政審批等群眾關切事項進行電話、短信回訪,開展“滿意度反向測評”,將群眾意見建議作為權力運行“風向標”。(晉寧區紀委監委  胡鳳梅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