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里有話 | 山花正爛漫

發布時間:2025-05-30 08:21:36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屈媛媛

5月27日,張桂梅拿著新的小喇叭,陪伴學生們做課間操。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圖為張桂梅捐贈給國家博物館的見證華坪女高辦學歷程的部分實物(拼版照片,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她是張桂梅——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5月27日,張桂梅校長用貼滿膏藥的手,鄭重地在捐贈協議上簽下了名字。一個在學校日常使用的小喇叭、一張華坪女高學生58班集體寫給張桂梅的教師節賀卡、一面華坪女高升旗儀式使用的國旗、張桂梅手抄的黨章和黨的二十大報告,被國家博物館正式收藏。

崖畔的桂依然芬芳,雪中的梅挺立如常。自2008年建校以來,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已累計將20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送入大學,張桂梅和女高師生的故事家喻戶曉,觸動無數國人。在堅守與傳承中,“為黨育人”的光熱愈發熾烈,爛漫于野的山花接續盛放。

清晨5點的群山間,沙啞而堅定的聲音每日都會穿透薄霧:“姑娘們,起床啦!”“都跑快點兒唄!”捐贈物品中其貌不揚的小喇叭,卻是張桂梅的“親密戰友”。它猶如一把號角,激勵著無數“云雀”飛出大山。“感謝這些立在女孩子們身前的人,托舉起無數可能搖搖欲墜的人生。”觀罷華坪女高的故事,有讀者如是說。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這是華坪女高的誓詞,也是張桂梅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的寫照。她身患心臟病、肺氣腫等23種疾病,多次送往醫院搶救才活過來;她行走困難,上下樓梯都是攥緊扶手,一步步地向前挪動。可是,她一次次踏上家訪之路,一次次翻山越嶺、走村串寨,只為讓大山女孩重返學校。一個時代的楷模,是一個時代精神的展現。作為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張桂梅以實際行動兌現著“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盡顯共產黨員本色。

如今,張桂梅的學生們走向大江南北,有人投身軍營、保家衛國,有人身著白衣、救死扶傷,還有人選擇像張桂梅一樣,成為光榮的人民教師。在各行各業,女孩們發著自己的光。“老師,我會像你一樣,把這份光傳下去。”

無意苦爭春,何懼碾作塵。一朵云會推動另一朵云,一盞燈會點燃另一盞燈,待萬千山花吶喊于群山之巔,“她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