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護航“碗碗糖”產業 讓群眾生活“甜上加甜”

發布時間:2025-01-16 09:21:10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又是一年榨糖季,有著百年歷史的巧家小碗紅糖的生產和銷售進入旺季,各大手工糖坊里工人榨汁、旺火、趕水、打沙、成型、包裝,配合默契、忙而有序。巧家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走進糖坊,正在查看紅糖制作步驟。

“今年,我們對紅糖的生產環境改進、品控把握等方面都做了更高的要求,整個熬煮過程對甘蔗的糖分、品質等都做了監測和記錄,以保證品質最好。”巧家縣一糖坊負責人說道。

作為“一縣一業”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產品、質量、銷售各個環節都容不得馬虎。為此,巧家縣紀委監委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緊盯甘蔗種植、收購、糖產品加工制作、產品包裝、生產銷售等情況,采取“日常+專項”監督模式,綜合運用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紀檢監察室和派駐(出)機構下沉監督、縣紀委監委推進、鄉鎮(街道)紀(工)委跟進監督的工作模式,對12個甘蔗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40家紅糖生產商開展監督檢查,推動解決制約紅糖產業發展的堵點淤點問題。

該縣紀委監委立足主責主業,靶向監督蔗農補貼兌付、項目推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等關鍵內容,壓緊壓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同時,盤活縣、鄉、村三級監督力量,聚焦土地流轉、生產用水、產業道路、水利溝渠等基礎設施方面主動靠前監督,切實解決種植難題,推動甘蔗質量提升。

監督推動下,縣內3家龍頭企業紅糖產品國內年銷量約1500噸,出口年銷售量約60噸。甘蔗產量年均5萬余噸,紅糖產量5000余噸。

“一根甘蔗兩頭甜,一頭連著蔗農,一頭連著制糖企業,紀檢監察機關監督首要瞄準的就是群眾所需所盼。我們將緊盯紅糖產業領域突出問題,壓實主體責任、整合監督力量,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加強監管,以鐵的紀律護航群眾生活‘甜上加甜’。”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羅榮梅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