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遠:清廉村居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廉動力”

發布時間:2025-03-05 09:39:18   來源:紅河州紀委監委

“社區的事,大家商量著來干,都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發展花卉種植、出租閑置土地、搞鄉村旅游、開辦民宿、成立勞務服務公司……”

這是紅河州開遠市羊街鄉黑泥地社區的一次居民議事會上的一幕。社區黨總支書記召集社區居民就本社區發展計劃事項進行民主協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來,會場氣氛十分熱烈。

推行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居民公約“三會一約”協商議事機制,讓群眾說事、議事、主事,是黑泥地社區在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一項有效舉措。

近年來,紅河州開遠市紀委監委堅持把清廉村居建設作為護航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聚焦村集體“三資”監管、基層“小微權力”監督、推動基層治理、清廉民風培育等方面重點發力,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廉動力”。

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事關群眾利益,事關鄉村振興。為此,開遠市紀委監委將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清廉村居建設的重要內容,督促推動制定《開遠市村級財務聯審實施方案(試行)》,探索建立村集體“三資”聯審機制,聚焦人權事三個重點,把準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資源及合同管理的審核監督關口,保障村集體“三資”規范管理使用、實現保值增值。

同時,在該市紀檢監察機關的有力推動下,從市級層面制定下發《村級財務聯審規程》,為村級組織和村干部嚴格規范行使權力劃定底線和邊界,真正把村級賬務曬在“陽光”下,把“小微權力”關進“籠子”里。“村級財務清清爽爽,村干部清清白白,老百姓明明白白。”村級財務聯審制度賦能清廉村居建設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群眾和村干部的認可。

村居廉則治理順,治理順則鄉村興。開遠市將實現鄉村善治作為清廉村居的建設導向,探索出“三會一約”“村情監督員+網格直通車”“村規民約+紅黑榜”等一批清廉建設新模式。在樂白道街道仁者村,由村黨組織牽頭成立監督評議委員會,組建一支監督評議隊伍,每戶都有“村情監督員”,將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規范小菜街市場秩序、矛盾糾紛調處等方面納入網格化管理,依據村規民約、“紅黑榜”公示制度,施行“每月評議、每月公示、銷號整改”機制,讓群眾主動擔當鄉村治理主力軍。

與此同時,該市在推進清廉村居建設中還充分發揮廉潔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引導作用,培育清廉民風。把“廉潔因子”植入村規民約、家風家訓、鄉風文明中,利用村史館、文化廣場、村內街巷等打造充滿鄉土氣、民族味的多元化廉潔文化陣地。將傳統花燈藝術與廉潔文化相結合,編排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潔主題花燈小調進行傳唱,讓清風正氣充盈清廉村居的每一處角落。大力倡導文明節儉新風,成立紅白理事會,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定期開展廉潔文化宣傳,舉辦家庭家風家教講座,評選“清廉家庭”“最美家庭”等先進典型,以清廉家風建設帶動村風民風轉變。

廉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近年來,開遠市結合龍泉書院、知花小鎮、“大莊八景”等資源稟賦特點,充分挖掘地域資源中的廉潔因子,將廉潔文化和旅游資源有機融合,推動形成云南省第一批金牌旅游村羊街鄉黑泥地社區、大莊鄉大莊村等清廉村居品牌,不斷為鄉村全面振興夯實清廉根基、賦予清廉動能。(蔡琴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