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綠新綻,從姚安東山坡遠眺,云層、群山掩映下,一排排光伏板在藍天白云下依山勢而列,一臺臺風能發電風機高高佇立在林海中,熠熠生輝的光伏板和不停地旋轉的風機葉片為姚安的經濟發展裝上了“綠色引擎”。
風電、光伏產業是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姚安積極搶抓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充分發揮產業基礎、政策和空間區位優勢,在這場“追風逐日”的競賽中,讓風力、光伏產業的潛在價值不斷釋放,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推動綠色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必須強化政策支撐體系。姚安縣紀委監委將綠色能源示范區建設納入政治監督護航行動,探索形成“聯動+協作”“清單+臺賬”“反饋+督辦”“激勵+嚴懲”等工作機制,聚焦政策落實、立項審批、規劃設計等關鍵環節。針對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研判、督促落實,同步建立問題臺賬、整改清單和追責問責清單,及時移交并督促相關責任部門限期整改,助推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同時督促發改、財政、工信等部門,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出臺涉企產業引導基金、金融服務、人才保障等系列政策,監督推動各相關職能部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進一步暢通服務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通道”。
“在綠色能源項目推進過程中,不少事項需要多個職能部門同步推進,一旦一個部門‘拖后腿’,就會耽誤整體進度。通過靠前監督、一線監督,我們能夠迅速了解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同步建立問題清單,及時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協調配合、形成合力,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姚安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設立營商環境監督員,按照“一項目一企業一專員”原則,對項目建設和企業反饋問題即時受理、快速處理。同時,建立抽查走訪機制,每月隨機走訪有審批權限的職能部門、窗口單位及分包企業,推動職能部門全面施行“企業事項代辦”制度,建立代辦幫辦服務系統,實現企業從“一事跑多窗”到“一窗辦多事”的轉變,為企業辦理審批事項提供靠前精準服務。
“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優化政策服務方面有何建議?”近日,姚安縣紀委監委督查專班工作人員走進官屯光伏項目建設基地,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座談交流、問計問需,同心合力共同推進項目高效建設。要素保障“被動滯后”、服務流程“跟進脫節”、重點環節“監管不力”是工程項目建設容易出現的風險隱患,縣紀委監委緊盯鎮黨委“三重一大”決策、項目推進調度等開展監督,聚焦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基礎建設等重點領域,既查工作進展、又查干部作風,推動相關部門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優化服務管理,為建設綠色能源示范區、打造“綠色能源牌”高質量推進營造良好環境。
清風護航,方能行穩致遠。精準監督助推下,姚安縣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不斷被激活。9個風電場182臺風電機組日夜旋轉,總裝機容量達36.1萬千瓦,年實現產值5.84億元;5個集中式光伏基地一塊塊光伏板集結成片,宛如梯田般連綿起伏,仿佛為山坡披上了“能量鎧甲”,總裝機達43.5萬千瓦;分散式基地一排排太陽能光伏發電板靜靜地“躺”在屋頂上,給村集體經濟送上“陽光收益”,成為村民眼里的“陽光銀行”……
“姚安縣光富、風好,綠色能源富集,推進綠色能源示范區建設有基礎、有優勢、有機遇。”姚安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聚焦“國之大者”,“全體系”落實責任、“全聯動”監督檢查、“全過程”跟進反饋,以更加有力有效監督保障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愈發強大。(馬學能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