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靶向監督”為茶產業發展“清淤疏堵”

發布時間:2025-05-08 09:20:13   來源:保山市紀委監委

“今年的茶葉長勢比去年好多了,技術人員也隨時來指導。春茶開采過程中,村‘兩委’積極幫助我們協調生產用工,保障了各家各戶春茶生產不耽擱。”面對前來走訪的昌寧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一茶企業負責人說道。

近年來,昌寧縣不斷做響茶品牌、做優茶產業、做大茶經濟,將茶樹的“綠葉子”打造成鄉村振興的“金葉子”,全力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該縣紀委監委把茶產業發展列為政治監督“護航行動”中鄉村振興領域監督重點,統籌縣、鄉(鎮)、村(社區)三級監督力量,聚焦茶園改造補助政策落實、職能部門服務保障等情況和茶企發展之困,深入一線監督檢查,助推茶產業健康發展。

該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深化運用捆綁聯動監督機制,統籌整合監督力量下沉,緊盯“一村一品”等特色產業發展項目,綜合運用體驗式、嵌入式監督方式,分片區、劃重點開展監督檢查,著力解決制約特色產業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以精準有效的監督為茶產業發展“清淤疏堵”,護航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通過“靶向監督”,對涉農部門的日常工作進行常態化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偏差與廉潔風險點,在監督補助政策落實工作時,仔細審核賬目憑證,檢查財務報表的準確性與合規性,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合理、透明;在監督生產環節時,聚焦茶農茶葉款兌付情況,查看是否存在拖欠情況和惡意壓低價格問題,關注生產流程是否符合標準規范,產品質量是否達到要求,及時督促農業服務部門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難題與質量隱患。

各鄉鎮紀委、各村務監督委員會深入一線,督促“村企共建”,把企業、村集體、群眾的利益緊緊擰在一起,通過溢價分紅、吸納務工等方式,促進群眾增收;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設立茶葉鮮葉收購站,在服務企業的同時增加村集體收入,切實將茶樹的“綠葉子”打造成鄉村振興的“金葉子”。

據統計,全縣共有4.96萬戶18.7萬人涉茶種茶,現有茶園31.5萬畝,2024年,全縣實現茶葉產量3.08萬噸,綜合產值70.92億元,帶動就業5800余人。

“將以點帶面,持續發揮好監督保障執行作用,緊盯茶產業全鏈條,精準發力,為茶農、茶企增產增收‘清淤疏堵’,助推茶產業健康發展。”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鮑元紅 楊肖強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