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滇東南,暖陽為大地披上鎏金紗衣。在丘北縣樹皮鄉矣得村辣椒種植基地,椒農穿梭在辣椒壟間,輕擰閥門,清冽的水流便順著新建成的引水灌溉管道奔涌而出,晶瑩的水花灑向新移栽的辣椒苗,奏響了歡快的“水之樂章”。
“以前挑水澆地累得腰酸背痛,現在澆地成本降了一大截,效率還提高不少!”看著喝飽水的辣椒苗舒展嫩葉,村民李大哥擦去額頭汗珠,笑著對丘北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工作人員說道。
農田水利灌溉是春耕生產的“命脈”,直接關系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連日來,丘北縣紀委監委延伸監督“探頭”,聚焦春耕生產用水調度、農田水利灌溉設施設備日常管護、干部履職等關鍵環節,強化與農業農村、水務等部門的協作聯動,組成聯合監督檢查組,深入全縣 12 個鄉鎮的田間地頭、河流水庫,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臺賬、隨機訪談等方式開展一線監督,以鐵的紀律打通農田水利灌溉“最后一米”。
“灌溉設施是否正常運轉?管護責任是否落實到人?” 每到一處,監督檢查組都嚴格對照問題清單,仔細核查灌溉設施運行和管護責任落實情況,既看項目建設的“外在成效”,更重民生保障的“內里實效”。在官寨鄉開展一線走訪時發現,部分村組水稻育苗秧田因灌溉溝渠破損、淤泥堆積、雜草叢生,水流難以抵達秧田,稻田面臨缺水困境。
“春耕時節分秒必爭,必須立刻解決!”監督檢查組當即向屬地黨委政府發出工作提示,督促及時開展溝渠修繕,動員群眾清淤疏浚等工作。同時,針對此類問題,以提醒談話的形式督促職能部門舉一反三,對全縣農田水利灌溉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保障農田灌溉用水需求。
“出現農田噴灌項目建成后資產移交不及時,無人管理維護,損壞嚴重的問題,反映出你鎮落實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監管責任落空,要舉一反三,強化農田水利設施設備監督管理,確保農田水利設施建成一處、管好一處、見效一處。”這是丘北縣紀委監委向曰者鎮發出的監督預警。
該縣紀監委在監督推動水利設施“硬件”建設的同時,還注重項目后期運維管理“軟件”的提升,針對監督檢查中發現農田灌溉設備管理混亂、管護責任懸空等問題,采取提醒談話、制發監督預警卡、紀檢監察建議書等形式,督促鄉鎮、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職能職責,推動建立完善“縣級統籌、鄉鎮主抓、村組落實、群眾參與”的四級管護機制,明確每個農田水利設施管護責任人,定期開展設施設備檢修與溝渠清理,保障水利設施長效穩定運行。
如今,在丘北縣廣袤田野,各類農田灌溉水利設施如大地脈絡,高效運轉的水利設備奏響豐收序曲,讓曾經靠天吃飯的農田煥發生機,實現從“望天收”到“穩增收”的轉變。丘北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強化監督檢查,以“釘釘子精神”守護農業生產“生命線”,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廉動力”。(王靈惠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