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邊:清風護航荔枝產業鋪就振興路

發布時間:2025-06-16 09:39:03   來源:紅河州紀委監委

清晨,山間薄霧還未散去,屏邊縣灣塘鄉沿溪村的荔枝種植基地里,村民張永華已帶著8名村民穿梭在林間,手指嫻熟地捏住果梗摘下荔枝,晶瑩的晨露掛在龜裂紋路間,散發著一股清甜的香氣。

“新鮮的荔枝要趕在中午前運到市場,我們要確保果品以最佳狀態發貨。”面對走訪的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老張直起身,抹了把汗說。他身后的機耕路上,裝滿荔枝的籮筐已蜿蜒成一條紅色長龍。

屏邊縣是云南省荔枝種植規模最大的縣,現有荔枝種植面積5.4萬畝,2024年掛果面積3.9萬畝,產量1.2萬噸,產值2.1億元。“屏邊荔枝”入選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荔枝產業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近年來,屏邊縣紀委監委緊盯助推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強化專項監督,推動行業部門扛牢主體責任,抓好政策落實,確保特色產業廉潔高效運行,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此前,屏邊縣紀委監委在日常監督時發現,果農在荔枝種植過程中存在疏花控穗、水肥配比及品種改良等技術難題后,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機制,及時推動鄉鎮黨委、縣農科局等部門聯合行動,督促職能部門搭建試驗示范基地,引進優質品種,組織高級農藝師、鄉土人才等開展“田間問診”,結合本地的氣候和土壤特點,提供了科學、實用的解決方案和建議,保障荔枝等特色產業穩產增產。

“農科局專家手把手教土壤管理,疏花控穗、病蟲害防治和施肥。”老張將種植荔枝的過程向來訪的紀檢監察干部娓娓道來,“如今每畝產量1200斤,如果按照每斤10元的市場價格出售,這片‘妃子笑’荔枝將帶來24萬元的收入。”

說話間,天邊漸漸染上了一層淡淡的灰藍色。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繼續走訪,對照惠農政策落實清單逐項核查。

“種糧補貼資金是否到賬?農資采購有沒有遇到吃拿卡要?技術培訓班學得怎么樣?”工作人員翻開隨身攜帶的監督臺賬,上面是2025年以來已推動職能部門解決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村集體“三資”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10個問題。

為護航荔枝等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縣紀委監委不僅聚焦產業項目資金監管、惠農政策落實等關鍵環節開展嵌入式監督,同時還建立起“縣紀委監委+鄉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三級監督網絡,對種植、銷售環節開展全鏈條監督。

晨光刺破云隙,工人們準點將包裝好的一筐筐荔枝搬運到車廂里。“以前背著背簍走幾百米路,現在貨車開到基地里,既降低荔枝損耗,又節省人工成本。”老張站在路邊,目光掃過綴滿果實的荔枝林,“有好政策扶持,優質的農產品不愁賣。”(袁凡惠  李加珍  項飛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