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美國關稅政策進一步加劇全球政經格局走勢的不確定性
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情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
2025年以來,浙江省嘉興市加大以舊換新政策扶持和宣傳力度,不斷激發汽車、家電、家居等產品換新消費潛能。圖為近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南溪路一家大型家電商場,工作人員向消費者介紹一款參與政府補貼活動的熱水器。 新華社發(金鵬 攝)
美國多地4月19日舉行抗議活動,首都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城市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現政府大規模裁員、加征關稅、驅逐移民等政策。圖為當日,人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門前參加抗議活動。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繼續玩弄關稅數字游戲,中方將不予理會。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4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就美方稱中國目前面臨最高達245%關稅答記者問表示。
近期,美國打著所謂“對等”旗號對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同時又脅迫各方與其開啟所謂“對等關稅”談判。這是打著“對等”的幌子,在經貿領域推行霸權政治、實施單邊霸凌。美國濫用關稅手段將給世界經濟帶來哪些影響?如何理解中國的平穩發展為當前動蕩世界注入了穩定性?記者采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江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劉向東。
美國濫用關稅政策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利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記者: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的謬誤之處和本質是什么?
江涌:美方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以所謂“對等”為由提高對所有貿易伙伴的關稅。事實上,由于美元是世界貨幣,長期以來通過輸出美元收割世界財富,享受來自世界的優質產品,在國際貿易中不存在所謂的吃虧,此舉實質是濫用關稅手段的霸權主義。
從美國公布的所謂基于“科學計算”的對等關稅率來看,就是將美對該國(地區)的逆差占該國(地區)對美出口額的比率,作為確定所謂“對等關稅”稅率的重要依據,將該比率打對折后作為加征關稅稅率,測算方式過于隨意、缺乏合理正當依據。
美國曾是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主要創立者和長期受益者,如今卻淪為該體制的最大破壞者。美國的做法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實際上是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多邊規則之上,嚴重破壞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嚴重沖擊現行國際經貿秩序和全球產業分工。
劉向東:美國對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實質上是美方打著所謂“追求公平貿易”的幌子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利用縮小美國貿易逆差的借口施行經濟霸權的手段。此舉的荒謬之處不僅在于公然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制,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安全,而且還違背經濟發展的運行規律,拋棄現有以比較優勢理論建立起來的國際分工協作的格局,加劇以鄰為壑的貿易緊張局勢,導致全球經濟碎片化,甚至可能導致全球經濟陷入集體性衰退。
記者:美國“對等關稅”為何遭到多個貿易伙伴強烈不滿和反對?此舉將給世界經濟帶來哪些危害?
江涌:美國信奉“合則用,不合則棄”的實用主義,對國際經貿規則棄之如敝屣,肆意濫用關稅,毫無誠信可言,給世界經貿與國際關系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今天,世界經濟蹣跚而行,全球債務創318萬億美元新高,美國卻瘋狂發起無差別的貿易戰,對象遍及全球近19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的不可承受之重。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初步測算,美國自今年初以來推出的關稅措施可能導致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萎縮約1%,比之前的預期增速下調近4個百分點。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美國一意孤行,大搞極限施壓,無底線地制造緊張,加劇國際局勢動蕩,遭到多個國家的強烈不滿和反對。
劉向東:美國以“對等關稅”的緣由單邊挑起貿易戰,不顧貿易伙伴之間長期形成的經濟關系“壓艙石”,而且把已談判達成的貿易協定擱置一邊,無視世界經濟發展的水平差異,一味追求所謂“絕對”的公平貿易,而不是基于現實需要,以市場換市場實現互惠。這種反全球化、非理性的做法違背了國際公認的公序良俗,不僅會讓美國自身受到反噬,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拖累美國自身經濟增長;而且給世界各國都帶來危害,尤其對欠發達經濟體造成沉重打擊,拉大世界貧富差距。因此,美國多數貿易伙伴都將受其拖累,故而強烈反對這種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做法,唯恐令世界經濟陷入停滯的泥潭。
堅定有效應對美關稅沖擊的信心,我國有能力、有底氣戰勝各種風險挑戰
記者:美國的“對等關稅”將對我國經濟帶來什么影響?應對負面影響,我們有哪些有利條件?
江涌:中美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建交以來,雙邊貿易投資合作成果豐碩,實現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的不足25億美元躍升至2024年的近6883億美元。然而,自美國發起貿易戰以來,美國無所不用其極封鎖圍堵、無理打壓。2025年3月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發表年度威脅評估報告,在近年來一貫的“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之上,更進一步認定中國是“最全面、最強大的軍事威脅”,并具備挑戰美國全球干預的能力。本輪關稅貿易戰中,美國政府以關稅為武器,向相關國家施壓,試圖營造出廣泛的貿易壁壘,以削弱中國持續快速的發展勢頭,期待拿下所謂“關鍵窗口”。
劉向東:美國憑借“對等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短期將對我國外貿出口帶來嚴重沖擊,面向美國等地出口的企業將面臨訂單縮減風險,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電子代工等,受沖擊較大。
面對來勢洶洶的高額關稅,我國經濟發展有足夠的韌性和“安全墊”,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業鏈完整的優勢疊加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形成的國內完整市場,在關稅沖擊下快速調整產能布局,保障關鍵經濟社會領域的安全穩定,有較大韌性抵御外部的沖擊。二是近些年我國主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逐步減少對外貿依賴。三是近些年我國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加速進口產品國產替代,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在稀土等關鍵資源具有戰略控制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削弱美國貿易戰帶來的進口遏制。四是我國擁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儲備和更加成熟的宏觀經濟治理能力。在關稅壓力下,我國能及時靈活地用足用好財政和貨幣政策空間,快速調整關稅清單、優化稅收政策,及時實施一攬子刺激政策穩定國內金融市場和經濟基本盤,有效對沖外部沖擊。五是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主動構建高標準自貿區網絡,強化區域經濟合作網絡,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國際規則向平衡方向演進。從而,我國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情況下,能通過“關稅反制(精準打擊)+科技創新(進口替代)+產業鏈重構(區域替代)”來應對外部沖擊。
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當前的動蕩世界注入了寶貴的穩定性
記者: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多重風險挑戰疊加,應對風險挑戰的關鍵是什么?
江涌:當前,世界進入了新的動蕩變革期,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為常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需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發展是中國的緊迫任務,是最大、最核心的利益。
劉向東: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美國關稅政策進一步加劇全球政經格局走勢的不確定性。面對這樣的情況,必須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應對外部環境挑戰。不久前公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318758億元,同比增長5.4%,在全球經濟風云變幻中顯得尤為可貴,在關稅戰、貿易戰的陰霾中格外亮眼。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既是穩定全球產業鏈的“錨點”,也是推動綠色轉型與數字革命的“引擎”,還是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核心力量。
記者:在美國大搞貿易戰的同時,中國堅定不移對外開放,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中國將給世界經濟帶來哪些積極因素?如何理解“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
江涌: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穩定的基石。長期看,時與勢在我們一邊,美國挑起貿易戰已經有8年,但并沒有阻擋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中國有底氣有能力應對各種極限施壓和關稅霸凌,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的,中國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劉向東:保護主義無法解決結構性經濟問題,只會制造更大危機。美國加征關稅的直接后果不僅是推高可貿易商品價格,導致消費者和企業承擔額外成本,通過全球供應鏈擴散,形成“通脹螺旋”,削弱各國消費能力,還將迫使企業重新調整供應鏈布局,增加物流、合規等成本,導致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甚至陷入衰退,同時將令多邊貿易體系陷入“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可能引發各國紛紛實施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加劇世界經濟的分裂,削弱國際合作基礎,使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全球性議題更難協調。美國加征關稅也會導致本土企業成本上升、投資意愿下降,推高商品價格并削弱家庭消費能力,進而引發美國經濟的衰退,可能引發更大規模失業和社會動蕩,這就說明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對發起國同樣會起到反噬效應。
中國通過內需擴張與區域貿易網絡重構,使得經濟具有較強的韌性,成為全球經濟增量的主要創造者,這種韌性將能夠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把握中國發展的機遇,意味著能把握自身發展的機遇,因為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通過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穩妥推進制度型開放、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營造開放包容的國際經濟合作環境……中國不僅為全球資本、資金、技術和合作伙伴提供更多開放合作的價值轉化平臺,還能以合作破解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維護供應鏈價值鏈的穩定,致力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的穩定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