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5)》
環境怎么樣 信心何處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晶 薛鵬
重慶市南岸區紀委監委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監督重點,圍繞行政審批、窗口服務等加強監督檢查,督促職能部門積極履職盡責、提升服務質效。圖為近日,該區紀檢監察干部在轄區迎龍創新港企業服務中心了解情況。 陳佳佳 攝
“一個地方的發展活力同營商環境密切相關。”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指出,優化營商環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導干部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誠信意識、廉潔意識。開放也是重要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我國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聚焦經營主體關心關切,展示了2024年全國層面營商環境各領域進展成效。《報告》主要內容、亮點有哪些?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記者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負責人。
《報告》按照企業從設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展示2024年全國層面營商環境各領域進展成效
記者:《報告》主要內容、亮點有哪些?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來安排的原因有哪些?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負責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多次強調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按照有關工作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28個部門和單位,共同起草了《報告》。
《報告》圍繞企業從設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分5個部分集中展示了2024年營商環境相關領域出臺的近50份法律法規或政策文件、貫徹落實的具體舉措和取得的工作成效。
“進入市場”部分,重點介紹企業正式投入運營前,所需經歷的市場準入、登記注冊、獲取經營場所、接入電水網等情況。各地各部門破除準入壁壘、推進信息共享、再造辦事流程,使企業進入市場的制度性成本更低、等待時間更短、獲得服務更優。
“要素保障”部分,重點介紹我國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最完備產業體系的獨特優勢,強化資金、勞動、技術、數據等要素保障情況。各地各部門持續豐富要素供給方式、暢通要素流動渠道、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切實幫助各類經營主體平等獲取要素、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經營環境”部分,重點介紹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期間,與政府部門打交道較多的事項。各地各部門深入實施公平競爭政策,持續強化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執法,全面規范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秩序,創新完善監管執法方式,著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斷提升納稅、電子支付、通關等服務質效,以良好經營環境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糾紛化解”部分,重點介紹企業遇到行政爭議、商事糾紛時,行政部門、司法機關妥善化解矛盾糾紛情況。各地各部門不斷提高司法審判和執行效率,充分發揮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作用,做優做實公共法律服務,有效維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以法治的確定性強信心、穩預期、促發展。
“企業退出”部分,重點介紹企業辦理破產、注銷情況。各地各部門加快完善企業退出制度,健全企業破產機制,提高相關信息核查效率,推行簡易注銷登記、在線辦理注銷登記,不斷暢通退出渠道,降低退出成本。
《報告》突出服務經營主體的鮮明導向。在謀篇布局上,考慮到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經營主體的重點訴求不同、面臨的突出問題不同,政府的支持政策也各有側重,《報告》按照經營主體從設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組織框架結構,方便各類經營主體查找政策、理解政策、享受政策。
在內容選編上,聚焦經營主體關心關切的要素保障、監管執法等重點領域,提煉經營主體有感有得有用的具體內容、操作細則,設置11個政策專欄、16個地方案例,專題介紹含金量高的惠企便民政策和地方好經驗好做法。
在呈現方式上,用通俗易懂的“白話”介紹各領域惠企政策,讓經營主體看得懂、用得上;以240余個數據項展示政策實施效果,便于經營主體了解營商環境建設成效;以趨勢圖、柱狀圖等圖表體現有關數據歷年變化情況,直觀展現營商環境改革向縱深推進的歷程,增強《報告》的可讀性。
政策舉措有效激發市場活力,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了有力支撐
記者:2024年全國層面營商環境各領域進展如何?有哪些看點、成績?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負責人:2024年,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聚焦經營主體關切出臺一批切實可行、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有效激發市場活力,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了有力支撐。成效可以概括為“四個更加”:
政務服務更加便利。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出3批重點事項清單,持續加強服務能力建設,政務服務質效持續提升。比如,再造企業開辦流程,全國31個省(區、市)均已實現企業開辦“一件事”,2024年新增開辦運輸企業、餐飲店“一件事”,實現關聯事項集成辦理。按現行政策規定,企業開辦時限為4個工作日。又如,推出系列辦稅繳費便利措施,在全國推廣上線新電子稅務局,96%的稅費事項、99%的納稅申報事項可在線上全流程辦理,平均辦稅時長減少20%。再如,推動企業注銷在線集成辦理,全國31個?。▍^、市)均已開通企業注銷“一網服務”平臺,集合多部門注銷功能。企業注銷辦理環節由10個壓減到4個,普通注銷辦理時間最快46天,簡易注銷最快21天。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平等使用生產要素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國聚焦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勞動、技術、數據等要素,豐富要素供給方式,暢通要素流動渠道,切實幫助各類經營主體降本增效。在資金要素方面,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將380.8萬戶經營主體納入推薦清單,清單內82.7%的經營主體獲得銀行新增授信,授信金額7.2萬億元,78.8%的經營主體獲得銀行新增貸款,貸款金額4.7萬億元,平均利率3.78%,信用貸款占比30.2%。在勞動要素方面,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就業公共服務信息平臺,推動就業公共服務下沉基層,2024年為用人單位提供登記招聘服務約1億人次、用工指導超600萬戶次。在技術要素方面,全面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便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以較低成本獲取專利技術;支持中小企業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2024年度專利密集型產品中,76%出自中小企業,年度總產值超3100億元,增幅超20%。在數據要素方面,完善數據流通利用規則,適當放寬數據跨境流動條件,適度收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范圍,評估項目月均受理數量下降約60%,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月均備案數量下降約50%。
市場競爭更加公平。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市場機制高效運行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國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各類經營主體在公平競爭中成長壯大。抓制度建設。《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印發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歷經4次修訂,清單事項數量縮減至106項?!对鷮嵧七M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印發實施,《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將限制措施縮減至29條,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正式施行,將涉及經營者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全面納入審查范圍。抓競爭治理。2024年以民生等領域為重點強化反壟斷監管執法,查處案件11件,罰沒款金額1.19億元。高效推進網絡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工作,2024年共查辦網絡不正當競爭案件5165件,比2023年增長136%。抓重點領域。持續規范招標投標市場秩序,集中推出優化交易流程、提高公開透明度等一系列舉措。降低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門檻,提高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預留份額,政府采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總金額約占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的75%。
權益保護更加高效。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的有效保障和實現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對于增強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和投資意愿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切實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在涉企監管執法方面,《國務院關于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印發實施,堅決防止以罰增收、以罰代管等行為,最大限度減少入企檢查頻次。在矛盾糾紛化解方面,完善訴訟服務體系,逐步破解“執行難”問題,2024年當事人一方包含企業法人的已執結民商事案件中,執行標的到位率達到38%以上。健全多元解紛機制,2024年全國仲裁機構共受理案件76.7萬件、同比增長26.4%,標的總額1.2萬億元、同比增長4%。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效,2024年全國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5.5個月,審查結案準確率達到95.2%,達到相同審查制度下的國際先進水平。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經營主體投資興業沃土,提振經營主體信心
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并作出新的部署。持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將在哪些方面發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負責人: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提振社會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后勁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營商環境整體向好,經營主體滿意度持續提升。下一步,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進一步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增強政策和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深入推進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厚植經營主體投資興業沃土,提振經營主體信心,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任務、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持續建設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扎實推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全覆蓋。深入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大力破除經營主體反映強烈、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市場準入壁壘。優化完善遠程異地評標和評標專家庫共享技術標準,推動評標專家資源跨地區跨行業共享。強化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建立企業信用狀況綜合評價體系,全面推行以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全面提升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服務質效。用好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
持續營造穩定公正的法治環境。完善營商環境法律法規政策,加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保護。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扎實推進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建立各領域分級分類檢查制度,公布行政檢查標準及同一行政機關對同一企業實施行政檢查的年度頻次上限。健全完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海外糾紛應對機制,完善知識產權法院跨區域管轄制度。
持續構建開放公平的貿易投資環境。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國內政策法規與相關規則實現更好對接。扎實開展2025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適時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有關措施。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發布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發揮好外資企業直接聯系機制、外資企業圓桌會等作用,強化外資企業服務保障,及時回應關切、解決訴求、提供服務,增強外商投資信心。
持續打造規范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堅持改革引領和數字賦能雙輪驅動,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重要階段重點事項,大力推動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做好2025年度“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實施工作,完善覆蓋全國的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