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關注 | 盤活家底再生金

發布時間:2025-06-09 07:58:1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江蘇常州專項監督國有房產監管突出問題

盤活家底再生金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曹溢 自江蘇常州報道

圖為江蘇省常州經開區紀檢監察工委通過國有資產管理系統對戚墅堰街道國有房產監管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曹溢 攝

圖為江蘇省常州市紀委監委第九監督檢查室會同常州城建集團紀委對國有資產清查利用情況開展監督檢查,進一步推動國有資產管理質效的提升。曹溢 攝

強化國有資產監管,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是加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關鍵,也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部署,江蘇省常州市紀委監委自2023年起開展清風護航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專項監督。截至2024年8月,共查處違紀違法案件12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4人,留置10人,移送司法13人。累計成功催繳租金、水電費1.9億元,挽回損失1966萬元,通過問題整改推動盤活房產42.1萬平方米,增加國資收益3.3億元。

今年以來,在鞏固深化專項監督成果的基礎上,常州市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對國有資產清查利用情況開展專項監督,通過類案剖析,推動標本兼治,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體制機制。

以國有房產出租出借為“切口”,以點帶面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獨立的小院、精致的天幕、茂密的樹林,伴隨著飄香的咖啡和悠揚的音樂……這個“五一”假期,位于常州市紫荊公園北側東經120片區的隱山城市森林營地,迎來不少新潮的年輕人。

東經120片區是常州城建集團的儲備地塊之一。由于地塊內雜樹較多,不便移植砍伐,開放式管理一度導致占地種菜、偷倒垃圾等現象屢禁不止,不僅影響城市形象,還存在安全隱患。

常州城建集團通過開拓新路徑,實現存量資產的有效盤活。“在市紀委監委和集團紀委的督促推動下,我們對分散各處的待開發地塊進行分析研究,因地制宜改造為草坪種植、露營基地以及球類、無人機培訓等項目。通過公開招租,每年不僅節約管理成本100余萬元,還能夠增加收入160余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常州城建集團下屬公司金商投公司總經理鮑華說。

據統計,截至2024年12月末,常州市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21855.9億元,市屬企業資產總額4673億元;凈資產1576.2億元。

國有資產規模龐大,資產精細化管理難度高。家大業大,如何盤活國有閑置土地與房產,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必須回答好的課題。

“以國有房產出租出借為切入口開展專項監督,目的就在于通過監督壓實各方主體責任,糾治底數不清、權責不明、管理不善、監督不力等問題,喚醒沉睡的資產,促進國有資產利用效率提升,實現保值增值。”常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針對此前巡察發現的一些國有資產無統一歸口管理部門、大量閑置等問題,常州市紀委監委會同市國資委出臺《清風護航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專項監督工作方案》,對2020年以來全市各級國有企業房產出租情況全面起底。

按照“摸底數、防風險、查問題、促發展”的思路,專項監督分市屬國企、局屬國企、縣區國企三個層面,對房產出租出借情況開展集中自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制度執行、合同管理、決策程序、招租行為、租金租期、租金收支等6個方面,深入排查未經審批擅自出租、未按規定招租、租金定價不規范、履行出租合同不力、租金收入不及時上繳、違規使用租金等各類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累計梳理出國有企業經營性房產1674.3萬平方米,空置房產300多萬平方米、平臺外自行招租房產700多萬平方米,一些國有企業長期存在的制度缺位、管理混亂、租金拖欠等問題浮出水面。

強化“紀巡審”聯動,以精準監督促整改落實

根據專項監督工作方案,常州市屬國企、局屬國企、縣區國企分別由市紀委監委、市紀委監委派駐機構、縣區紀委監委牽頭開展專項監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分別會同國資等相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開展前期調研、自查自糾培訓、摸排問題底數。

市級專班對接巡察機構,選擇常州科教城集團及2家市屬國企,聯合巡察組同步入駐,整合巡察、國資、紀檢監察三方力量,協同開展深入排查。各區級專班結合信訪舉報、審計監督、巡察監督發現的相關問題,篩選具有可查性的資產條目,聘請外部審計開展針對性審計。形成疑點問題后,對屬于問題線索的移交紀檢監察機關核查處置,一般性問題反饋被查單位落實整改,專班跟進監督整改成效。

2023年8月至10月,常州市委第五巡察組與市級專項監督工作專班同步進駐市科教城黨工委,開展聯合巡察。

“進駐前,工作專班與巡察組會商溝通監督重點,并提供科教城國有房產出租出借的自查情況。巡察過程中,通過盤查臺賬、分析數據、實地復核、談話了解等方式,發現了國有房產出租、管理等方面問題。”常州市紀委監委第十監督檢查室副主任施雯說。

巡察組走訪發現,科教城園區唯一的商業配套綜合體——“510生活廣場”大部分房產處于低效、閑置狀態。

“由于招商乏力,入駐品牌商家偏少,業態較為單一,停業和非正常營業商家較多。”施雯說,“周邊居民普遍反映,連早點都沒地方吃。”

對于發現的問題,巡察組和工作專班及時會商方案,統籌調配力量,對苗頭性問題開展核查。同時,由工作專班形成國有資產出租出借專項檢查報告,向科教城集團通報。

科教城集團黨委堅決扛起問題整改主體責任,先后13次召開問題整改調度會,各職能部門對每一項問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實行掛圖作戰、對賬銷號。

“截至2024年12月底,統籌運用企業函、律師函、起訴、調解等方式收回拖欠房屋租金1723.08萬元,健全完善《雙招雙引管理辦法》《載體租賃管理辦法》《物業費收繳管理辦法》《樓宇服務人員管理辦法》等制度。”常州科教城黨工委副書記王元兵介紹,目前,“510生活廣場”商家簽約入駐率達到93%,商鋪年租金上漲了117.63%。

深化類案分析,推動源頭治理

在常州經濟開發區戚墅堰街道,資產管理系統已經實現對街道國有房產的監管全覆蓋。

此前,專項監督中發現,戚墅堰街道財政和資產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房屋租金等20余萬元歸個人使用。戚墅堰街道財政和資產管理局原局長在房屋出租工作中管理失職失責。

在嚴肅問責處理相關人員的基礎上,經開區紀檢監察工委深挖問題根源,舉一反三,聚焦“查清楚、管起來、利用好”3個重點,向戚墅堰街道辦事處制發監察建議書,推動全面開展國有房產管理清產核資。

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國有房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租金約定不合理、租金收繳有漏洞、監督制約不到位、盤活利用不到位等問題,戚墅堰街道上線資產管理系統,實行所有資產管理、信息更新維護雙人專管制,相互監督、共同管理。街道紀工委定期通過該系統核查國有房產租賃情況,每季度實地走訪房產管理使用情況,持續監督推動資產見底、問題清零。

專項監督過程中,常州市紀委監委會同市國資委就國有資產管理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同步開展深入剖析。

“相較于投資經營,國有房產租賃往往‘不顯山不露水’,因項目金額小、時間跨度大、管理鏈條長,權力尋租空間不容小覷。”施雯認為,國有房產出租出借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以權謀私、監管缺位是導致腐敗問題多發的重要原因。

——低價出租、租金減免。以某商鋪出租為例,某國企“一把手”未經單位集體討論和專業評估,私自決定以低于市場價45%的價格出租。某街道黨工委書記多次收受老板所送財物,為其在租金減免等方面謀取利益。

——無合同占用。專項監督中,發現了部分國有企業經營性房產被無合同占用的情況。多名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上的影響力,長期在某收費停車場免費停車,停車場管理人員和相關車主均受到追責。某國有企業2019年根據法院判決取得一處房產所有權后疏于管理,致使原使用房屋的公司繼續無償占用經營,直至專項監督發現時已被無償使用4年。

——租金收繳不規范。由于財務管理不規范,有“雁過拔毛”侵占挪用租金的,也有“事不關己”少收不收租金的,更有“有權任性”隨意確定租金的。某區稻麥原種場將10.8畝土地租給某林果專業合作社,協議約定租金第6年起增長20%。租金收繳工作中,未按合同約定足額收取租金,少收土地租金27648元。

“在深入剖析典型案件的基礎上,對國有資產管理運行風險點開展多角度分析研究,為推動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打牢基礎。”施雯說。

探索大數據賦能,搭建嵌入式智慧監督體系

今年2月,常州市紀委監委召集政府相關部門專題會辦原常州二化廠宿舍權證辦理信訪事項。目前,該問題正按照權證辦理工作計劃穩步有序推進。

“清查只是第一步,由于歷史遺留和疑難復雜原因,一些國有資產存在產權歸屬不明晰等問題,需要多個部門聯合商討解決。”常州市紀委監委第九監督檢查室主任陳靖告訴記者,“越往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就要求我們立足職能職責,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問題解決,促進完善發展。”

以專項監督為契機,針對產權糾紛、歷史欠賬等“老大難”問題,常州市構建起“全市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壓實財政、自然資源、國資等部門主體責任,通過細化任務清單、協調會商、列席會議、線索移送、督查督辦、糾治并舉等機制,確保每項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

市紀委監委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對部門履職情況開展全流程跟蹤問效。針對專項監督和案件查辦中發現的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提醒函、整改清單等,督促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督促有關部門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先后出臺《常州市國有資產盤活利用稅費政策指南》《常州市國有存量土地資產盤活利用政策指南》《常州市國有資產清查利用權證辦理操作指南》等政策文件。武進區財政局印發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辦法,對資源性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和經營性國有資產的處置進行統一規范;鐘樓區出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出借管理辦法;戚墅堰街道出臺國有資產租賃及日常管理細則,對店鋪、小區住宅房、空地及臨時用地等進行規范;全市37家國有企業新建、修訂制度91項。

針對監管滯后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做深做實日常監督,推動各單位建立國有資產管理平臺,以數字化倒逼管理效率和決策水平提升。目前,已有17家國有企業新增數字管理平臺。比如,針對資產體量大、分布廣、業態多,動態監管難度大等問題,溧陽市國投集團紀委督促集團黨委開發數字化監管平臺,構建資產唯一編碼體系。通過可視化技術,清晰呈現其位置、設施、租賃情況等詳細信息,實現國有資產全景化、動態化、精細化管理與風險防控。

“目前,我們已梳理出行政事業、國有企業、自然資源、金融和文化企業等國有資產風險點共122項,為下一步實現嵌入式監督、打造智慧監督體系提供堅實基礎。”陳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