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今年黨建工作的重點任務,是鞏固深化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日前在河南考察時指出,“中央八項規定是黨中央徙木立信之舉,是新時代管黨治黨的標志性措施。”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既是加強執政黨作風建設的必然要求,也關乎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深刻洞察黨內存在的作風問題,深刻認識到“四風”問題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群眾深惡痛絕。如何解決“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決定就抓八項規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塊吃進去、消化掉”。8個方面,短短600多字,中央八項規定看似約束的是小而具體的事,實則向群眾表明我們黨切實改進作風的堅定決心。
徙木立信,立的是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信心和信賴,靠的是重諾守諾的堅韌和執著。八項規定實施之初,一些干部群眾擔心執行起來會不會是一陣風,又或者流于形式。面對這些疑慮和擔憂,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個個重要場合回應干部群眾的關切。“我們抓整治‘四風’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抓就真抓,一抓到底”“我們抓中央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看起來是小事,但體現的是一種精神”……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僅對人民群眾許下莊嚴承諾,更以堅定不移的踐諾履諾贏得群眾信賴。
向人民承諾“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就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推進。把“節點”當“考點”,抓了“五一”抓端午,抓了中秋抓國慶,抓了元旦抓春節……每年都有新招數,不斷釋放新信號。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編寫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成效和經驗》指出,我們黨“一年接著一年堅守,兌現了莊嚴承諾”。
向人民承諾“堅持不懈糾正‘四風’”,就著眼解決影響百姓舒適度、滿意度的歪風積弊,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突破,一個毛病一個毛病糾治。從抓月餅、賀年卡、明信片等小事小節,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會所里的歪風”,再到整治“文山會海”“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么問題,找準靶子、有的放矢,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以徙木立信之舉實現時代風氣之變,用實際行動讓群眾看到我們黨有諾必踐、有信必守的優良品質。堅持言必信、行必果,逐項問題解決,逐個領域規范,我們黨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有力消除許多過去積重難返的現象,充分證明我們黨是認真辦事的、是能辦成事的。“門好進了,規矩越來越清晰了”“笑臉相迎,態度越來越好了”“程序簡化了,辦事更便捷了”……2024年國家統計局的調查顯示,94.9%的受訪群眾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經過十余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央八項規定讓人民群眾看到了真真切切的變化、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我們黨以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擁戴和信任,厚植了黨的執政根基。
徙木立信,重在敦風化俗、久久為功。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云南考察時談及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深刻考量,“這些年,八項規定確實是推動了根本性的變化,風氣為之一新,過去積重難返的現象大部分沒有了。同時要看到,有一些地方發生了松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釘釘子嘛,再釘幾下,久久為功,化風為俗。”
從徙木立信到化風成俗,是持續深化作風建設的歷程,也是兌現莊嚴承諾的過程。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作風建設一刻也不能松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毅擔當,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方能推動作風建設取得新成效,方能始終取信于民、取信于全黨。
一諾千金,徙木立信。一向重諾守諾、真抓實干的中國共產黨將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李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