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設立32個營商環境監測點,建立“碼上監督馬上辦”機制,緊盯優化營商環境開展監督;河南沁陽將“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緊盯企業、群眾反映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靶向發力、跟進監督……良好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一段時間以來,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干部作風這個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堅決清除破壞營商環境的“四風”問題,以作風持續向好引領營商環境持續向優。
良好政治生態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過硬干部作風就是最好的“金字招牌”。事實表明,哪里的干部作風好,哪里就能贏得更多企業的青睞。哪里的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局意識強,為企為民辦實事的服務意識濃,自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誠信意識好,常懷敬畏、常持戒尺的廉潔意識堅,哪里的營商環境就優,經濟社會發展就好。反之,一個地區的發展某個環節出了問題,背后往往潛藏著為政不勤、為政不公、為政不廉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新時代以來,我們黨馳而不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四風”樹新風,以作風之變引領新征程呈現新氣象。黨員、干部提振了干事創業精氣神,真心實意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侵害企業利益、干擾企業經營的作風之弊得到糾治。從北京創新推動“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到上海市上線“一窗通”網上服務平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折射出黨員干部的作風之變。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向好,依然要以作風建設為重要著力之處,引導廣大干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激活營商環境“一池春水”。
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誠信意識、廉潔意識,打造“親清有為”的營商環境。黨員干部能否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正是作風好不好、實不實的直接體現。實踐中,一些地方結合實際制定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明確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劃出政商交往的紀律紅線,推動黨員干部坦蕩真誠同企業正常交往。對于黨員干部而言,一方面要主動靠前、暖心服務,破除“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的官本位觀念,根除“新官不理舊賬”等錯誤認識,形成“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有諾必踐”的服務自覺,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另一方面,要時刻提醒自己,始終堅守廉潔底線,自覺做優化營商環境的踐行者、推動者,當良好政治生態和風氣的營造者、維護者。
堅持嚴的基調,糾治損害營商環境的作風頑疾,清除阻礙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當前,各地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但必須清醒看到,一些不正之風仍有發生,有些問題還比較突出,少數地方和部門“門好進、臉好看,事卻難辦”,成為困擾企業的隱形“中梗阻”。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明確要求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橫推、違規收費、趨利性執法等嚴重影響市場秩序問題,督促糾治整改,促進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擦亮監督“探頭”,通過常態化開展察訪、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強化大數據監督等方式,多種渠道挖掘線索,有利于精準發現破壞營商環境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對于發現的問題,堅決糾治、嚴肅查處,打開助企紓困的“前門”,堵塞權力尋租的“后門”,切實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干部作風是營商環境的“晴雨表”。企業和群眾判斷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好壞,最直接的是看這個地區干部的作風如何,是不是把黨中央關于涉企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是不是真正為企業排憂解難。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此為契機,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推動發展、務實為民上更加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以干部作風之“好”打造營商環境之“優”,定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李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