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來臨,文山州山林間的野生菌迎來生長旺季,成為餐桌上的時令美味。
文山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將預防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作為近期監督的重點內容,統籌“室組地”監督力量,緊盯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飯店等重點場所和野生菌中毒預防宣傳、應急處置等關鍵環節開展監督檢查,推動相關部門切實壓緊壓實責任,守護好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在文山市熙攘的西華街子野生菌市場,紀檢監察干部穿梭于攤位間,對食用有毒野生菌宣傳是否到位、行業主管部門食品安全責任是否有效落實等進行深入了解。“每年野生菌上市,我們都將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相關工作納入監督檢查內容,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督促立行立改,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防范和減少野生菌中毒事件發生,不斷加強與市場監督部門、衛生健康部門的協作配合,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通過多部門聯動,凝聚起強大的監管合力。
“市場監管部門的人有沒有來店里開展過檢查?防止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知識你們了解嗎?”在硯山縣的一些野生菌火鍋店,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到店了解市場監管部門的履職情況,并叮囑商家要重視食品安全,注重加工環節,確保食用野生菌煮熟煮透,杜絕因操作不當引發的中毒風險。
西疇縣紀委監委監督推動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履行行業主體責任,集中開展野生菌中毒宣傳“進市場、進學校、進鄉村”活動,通過“北回視聽”微信公眾號、應急廣播、微信群等多渠道發布警惕野生菌中毒溫馨提醒和相關科普知識,讓毒菌“采不得”“吃不得”成為廣大群眾口耳相傳的行為自覺。
文山州紀檢監察機關不僅在一線發力,更注重聯動職能部門共同織密野生菌實用“安全網”,有效督促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等部門加強對野生菌采摘、流通、餐飲全鏈條的監管,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文山州紀委監委駐州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還聯合駐在部門開展對農(集)貿市場、餐飲服務等單位的日常監督檢查3(輪)次,督促全州市場監管部門檢查野生菌集貿市場、餐飲服務單位2800余個(戶)。
針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風險點和群眾認知盲區,文山州紀委監委督促州食安委創新方式,用方言、壯語、苗語三種語言,制作野生菌中毒防控宣傳音視頻3期,通過全州各縣(市)融媒體、電梯間視頻等載體常態化播放。針對偏遠農村地區實際,監督壓實鄉(鎮)黨委政府、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責任,通過發布預警通告、發放宣傳圖冊、擺攤設點開展宣傳活動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群眾識別能力和防范意識。據悉,截至目前,全州共發布預警通告37期,開展宣傳553場次,發放宣傳圖冊9萬余份。
文山州紀委監委駐州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聚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和“兩個責任”落實,不斷壓實職能部門主體和監管責任,推動構建野生菌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為群眾安全享用這份“山珍”美味提供了有力保障。(楊月波 查為媛/文 王靈慧 王敏超/圖 || 責任編輯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