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巡察中,我運用自身財會知識,精準發現了被巡察黨總支存在落實村級公務接待管理規定不嚴格、‘村辦公司淪為‘空殼’公司等問題,實踐了巡察監督與財會監督相融合的方法,對提升業務水平有很大幫助。”“參加巡察不僅增加政治歷練,最重要的是通過審視被巡察黨委存在的問題,反思自身在履職過程中有哪些短板和不足。”不久前,在峨山縣巡察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上,抽調參加十三屆縣委第十二輪巡察的干部分享巡察感悟。
為破解專職巡察力量不足、抽調干部困難、專業人才缺乏等難題,峨山縣制定出臺《峨山縣委巡察工作人才庫管理辦法》,采取定范圍推薦、定條件選拔、定制度管理等多項措施,建強用好縣委巡察人才庫,為全縣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具體實踐中,該縣按照“政治優先、德才兼備、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的原則,通過組織推薦、資格審查和審核審批等程序,從全縣各級各部門篩選出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政、審計、農村經管等領域的優秀人才,建立縣委巡察人才庫,優化巡察人員結構,提升巡察隊伍素質。截至目前,縣委巡察人才庫入庫人員162人。
“每輪巡察啟動前,我們根據巡察任務、行業特征和巡察重點,綜合考慮專業特長、年齡結構、任職經歷等因素,從人才庫中科學精準選配人員,并按照‘以老帶新、以熟帶生’‘縣委巡察機構在編人員+抽調巡察人員’專兼結合的方式組建縣委巡察組。”縣委巡察辦有關負責人介紹。
巡察干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縣委巡察辦將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建立“黨建+巡察”的工作模式,把臨時黨支部建在巡察一線,強化黨性黨紀教育,讓巡察干部在實踐中錘煉黨性;將縣委巡察人才庫人員納入巡察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定期邀請上級巡察機構業務骨干、相關領域專家進行授課培訓。縣委各巡察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圍繞談話技巧、賬目查閱、線索收集、巡察報告撰寫等方面,“一對一”“一對多”開展實戰訓練,實現干部成長與工作質效雙促進、雙提升。
組建縣委巡察人才庫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管理好、使用好。該縣建立“一輪一復盤”“一年一調整”動態管理機制,通過每輪巡察了解掌握人員作用發揮情況,將巡察急需的專業人才和業務骨干及時補充入庫。對因人事變動、身體原因或其他原因不適合參加巡察工作的人員調整出庫,嚴把巡察人才庫入口關、質量關,形成“優秀干部參加巡察、巡察發現優秀干部”的良性循環機制,真正讓縣委巡察人才庫成為“源頭活水”。
為發揮巡察崗位發現、培養和鍛煉干部的“熔爐”作用,該縣建立抽調巡察干部激勵保障機制,每輪巡察結束后,縣委巡察機構根據相關考核辦法對抽調人員進行客觀公正評價,如實出具工作鑒定,提出優秀等次建議人選,報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后予以通報表揚,并按照干部隸屬關系通過組織人事部門提供有關單位,作為干部評先評優、職級晉升、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2024年以來,該縣組織開展5輪巡察,從縣委巡察人才庫抽調干部參與巡察34人次,發現各類問題943個,巡察利劍作用不斷彰顯。(李瑞萍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