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份信訪件,請及時處理!”日前,十四屆滄源縣委在開展第十四輪巡察時,依托“碼上巡”巡察系統,架起了與群眾溝通的“連心橋”。群眾通過“碼上巡”這一安全又方便的快捷渠道,及時向巡察工作組反映被巡察單位存在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巡察工作效率。
近年來,滄源縣委巡察機構不斷優化巡察工作方式方法,推動巡察工作向深拓展、向專發力、向下延伸,實現巡察效果最大化。
該縣堅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對全縣各級各部門認真研判,配備好常規巡察“標準餐”,做到“全面體檢”。在巡察過程中,該縣突出“政治體檢”,當好政治生態的“護林員”,突出“關鍵”少數查找政治偏差,準確把握“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堅決鏟除“病蟲害”自身蔓延的“病原體”,把政治生態的大“森林”維護好。迄今為止,十四屆滄源縣委開展了十四輪巡察,對60個單位、10個鄉鎮進行“政治體檢”。
在運用常規巡察方式開展工作的基礎上,該縣搭配好“營養餐”,做到分類施策,有針對性地開展巡鄉帶村看縣、巡單位帶巡村、鄉村一體巡,增強巡察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同時,探索創新“拎包”巡察,通過明察、暗訪、座談等方式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將“坐等”發現問題,轉為“下訪”一線,面對面、零距離傾聽群眾心聲,掌握情況。在宣傳方式上,制作發放簡單易懂的“明白紙”,并在村居中心位置張貼巡察公告。針對共性問題,全面開展“兜底式”巡察,并加強與上級巡察機構的溝通,推動巡察工作高質量開展。
在巡察過程中,該縣凝聚監督合力,注重配好“調理餐”,印發關于建立縣委巡察機構與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機制等多項制度,完善與財政、審計等部門協調協作機制,找準巡察方向、明確巡察重點,結合組員工作經歷合理分工,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巡察工作。同時,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常態化開展“巡中”指導督導,深入巡察組駐地,掌握巡察工作開展、工作紀律執行、協作單位配合等情況,對重點難點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
找準“病灶”,準確研判是重中之重,為此,該縣推出“特色餐”,探索建立“互聯網+巡察”工作模式,推行“碼上巡”,實現反映問題“碼上點”,意見建議“碼上提”,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讓群眾廣泛參與。對巡察期間發現的群眾反映強烈且能夠及時解決的突出問題,按程序移交被巡察黨組織邊巡邊改、立行立改。進一步加強巡察整改日常監督,通過實地查看、走訪調研、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巡察整改情況及時開展督導檢查和質效評估,推動基層黨建、往來款項清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領域開展專項治理,解決惠民政策落實不到位等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
“通過優化方式方法,巡察質效得到進一步提高。我們將繼續堅守政治定位,突出問題導向,不斷強化巡察整改成果運用,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真正以巡察整改成效取信于民。”滄源縣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悄悄 陳林美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