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后的道路又寬敞又平整,出行安全、舒暢多了,以后雨天孩子上學不用再蹚水,老人也不用擔心走坑洼路摔跤了……”
維西縣保和鎮第一完全小學路口,學生們背著書包,三五成群,一邊說笑一邊走在上學路上。家長李大姐指著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高興地對前來回訪的縣委第一巡察組工作人員說道。
事情還得從一次巡察說起。2024年7月,維西縣委第一巡察組對縣政協機關開展常規巡察,在入戶走訪和延伸調研過程中,了解到該縣保和鎮第一完全小學學校門口部分水泥路面破損嚴重,行人通行受到影響,群眾反映比較強烈。
“這段路是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每天有近2000人次的學生和家長通過,因路面原因頻繁發生學生摔倒情況。”提起這段“憂心路”,附近居民直搖頭。
“你們放心,群眾關心的事就是巡察組關注的事,我們會盡快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事關廣大學生和周邊群眾出行安全,巡察組高度重視,當即組織工作人員前往實地察看并走訪沿路群眾,詳細了解有關情況。原來,由于該路段年久失修,又因市政建設等原因先后有多家單位在此施工,且在施工后未及時修復,導致路面不同程度出現坑洼不平、臺階高低不齊等情況,成為了困擾學生家長及周邊群眾多年的“憂心路”。
群眾有所呼,巡察有所應。了解事情原委后,縣委第一巡察組將該問題作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重要事項,經過召開組務會議分析研判,列入邊巡邊改問題臺賬,以開展政協機關巡察工作為契機,積極與政協機關溝通對接,建議縣政協機關充分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作用,同向發力、同題共答,進一步發揮巡察監督與民主協商貫通協同作用,共同推動解決群眾“煩心事”。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縣政協在保和鎮組織召開以“修復坑洼路面,保障出行安全”為議題的院壩協商議事會議,協商議事活動按照“介紹情況、提出意見、互動協商、達成共識、提請確認”的步驟開展,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教育體育局、保和鎮政府負責同志,縣政協委員,社區“兩委”干部、群眾代表、學校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等參加了協商議事,圍繞學生“行路難”建言獻策,并最終達成四項共識。
在縣委巡察組的監督推動和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助力下,目前,破損路面已全部修復。同時,建立常態化道路巡查與維護制度,確保整治成果能夠得到長期鞏固。
最終,這條“憂心路”變成了家長、孩子與周邊群眾心中的“放心路”。而本次協商活動也成為發揮巡察監督作用,推動問題落實落地,將巡察成果轉化為政協民主、推動民生的生動實踐。在巡察監督的推動下,“院壩協商”讓“眾人的事眾人商量”這一理念在基層治理實踐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2024年下半年以來,縣政協圍繞民族團結、產業發展等民生議題,開展各類協商活動11場,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件。
如今,在維西的大街小巷,一場場協商解決問題的院壩協商活動仍在繼續,一個個民生難題正在破解。巡察監督的“利劍”與民主協商的“春風”交織,共同繪就著基層治理的溫暖畫卷。(維西縣紀委監委 和江順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