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富源縣委關于十一屆云南省委第七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

發布時間:2025-06-23 16:32:43   來源:省委巡視辦

根據省委統一部署,2024年3月27日至6月6日,省委第十巡視組對富源縣開展了常規巡視。2024年7月10日,省委巡視組向富源縣委反饋了巡視意見。按照巡視工作有關要求,現將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縣委履行巡視整改主體責任情況

(一)抓牢理論學習,增強巡視整改政治自覺。縣委常委會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整改的重要指示精神,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強化抓好巡視整改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認真召開巡視整改暨政治生態建設專題民主生活會,會前深入學習研討,縣委常委班子成員聚焦巡視反饋問題認真開展對照檢查,深入剖析根源,明確整改措施,進一步夯實巡視整改的思想基礎。

(二)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巡視整改政治要求。縣委堅決扛牢巡視整改主體責任,及時成立由縣委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迅速組建工作專班,統籌抓好督促指導、協調落實和服務保障工作。研究制定“1+4”巡視整改方案,細化整改措施133條,明確牽頭領導、責任領導、責任單位、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限。縣委書記認真履行巡視整改第一責任人責任,帶頭研究制定巡視整改措施,帶頭領辦重難點問題,帶頭協調推進重大事項。縣委常委班子其他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主動認領分管領域整改任務,積極牽頭研究、強化督促落實,推動巡視整改工作落實落地。各級各部門認真履行巡視整改直接責任,堅持“一把手”負總責,細化整改措施、扛牢工作責任、狠抓整改落實,形成多方聯動、合力攻堅、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從嚴跟蹤督辦,確保巡視整改取得實效。實行“一周一研判”“一月一調度”,精準掌握進度、及時督促提醒,推動反饋問題按時限要求及時整改。縣委2次組織召開巡視整改工作推進會議,縣委常委會會議每月聽取巡視整改進展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縣紀委監委牽頭成立4個聯合監督檢查組,開展專項監督檢查5輪次,發現問題100個,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5份、情況通報7期。

(四)注重標本兼治,推動巡視整改走深走實。按照“全覆蓋、無遺漏”的要求,把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與其他監督檢查反饋問題整改有機結合,一體整改、一體推進、一體見效。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把解決共性問題、突出問題與完善制度、健全機制結合起來,新建完善制度153項,補齊短板弱項,鞏固整改成效。

二、巡視反饋重點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一)關于巡視整改責任落實方面

1.堅決扛牢巡視整改主體責任。縣委把巡視整改作為政治交辦,全面復盤上輪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常態化落實整改跟蹤督查,扎實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固堤行動”,全力抓好教育系統問題整治,深入推進糧食領域長效治理,抓實抓牢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全面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動巡視反饋問題清倉見底,切實做好巡視整改“后半篇文章”。

2.嚴格履行整改監督責任。縣紀委監委制定整改監督工作方案,每月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及時派發提醒預警單。縣委組織部制定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日常監督和成果運用的工作指引,建立黨內政治生活分片聯系指導制度,專題研究巡視整改工作5次。

(二)關于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方面

1.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定位”重要指示。持續鞏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成果,按照《富源縣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規劃(2021—2025年)》,深入實施“枝繁桿壯”“幸福花開”“石榴紅”“潤土培根”四項工程,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十百千萬示范引領建設工程”建設;加強水族文化傳承保護,完成古敢下筆沖村水族傳統文化保護規劃編制,水族馬腳桿、八音等9個項目被評為縣級非遺項目。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東過境公路項目納入國道G320提級改造盤子一并實施,著力破解運煤車輛穿城而過造成的揚塵污染、噪音擾民等問題;11座新建和改擴建鄉鎮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集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完成113個行政村1165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縣城4條河流排污口排查整治,城鄉污水直排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新增外貿資質企業7戶,引進外向型項目2個,跨境電商企業實現“零突破”,借助中老鐵路“黃金線路”優勢,發運5列鋁合金輪轂至泰國,2024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8億元。

2.充分發揮縣委統籌領導作用。強化發展統籌,抓實安全生產,研究制定《富源縣重點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系統謀劃“1+13”產業發展規劃,繪制重點產業發展“施工圖”“任務書”,加快構建具有富源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深入實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力以赴抓好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森林草原防滅火、地質災害防治等各領域安全,森林防火“四全”模式被《焦點訪談》刊播,防汛救災“433”模式在全省推廣,“6·24”出水洞抗洪避險轉移案例被省委、省政府通報表揚。加快老城改造步伐,完成《富源縣老城城市更新行動規劃》編制,有序推進文廟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深入實施縣城排水防澇設施項目建設,縣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并網發電。持續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加大城鎮開發建設力度,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逐年提升城鎮化率。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縣城空氣質量優良率98.9%,3個地表水省控斷面水質均達Ⅲ類及以上,土壤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3.全力破解棘手困難問題。制定《富源縣城區違法違章建(構)筑物集中整治實施方案》,下決心推進清溪河治理和城區違法違章建筑整治,穩步推進城區“兩違”建筑依法拆除工作,下步將以更大力度依法開展違法違章建(構)筑物處置工作。

(三)關于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方面

1.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立足煤資源、做好煤文章,加快煤炭產業改造提升,建成一級標準化礦井3處,煤礦本質安全全面提升,產能有效釋放,2024年生產原煤1590萬噸、實現煤炭開采洗選產值120.1億元。積極推進煤炭延鏈發展,一體推進煤電、煤矸石綜合利用和風、光、火、儲等產業發展,謀劃推進煤化工園區建設,積極推動“一煤獨大”向“多業支撐”轉變。加快鋁產業集群發展,按照“擴上游、優中游、強下游”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新簽約落地鋁產業項目3個,2024年實現鋁產業產值94.6億元、同比增長19.2%。

2.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群眾增收。圍繞烏豬、魔芋、肉牛羊等“3+6”高原特色農業,從種質資源、標準體系、精深加工等全鏈條全環節發力,“一鎮一特、一村一品”分片區、分鄉鎮差異化發展高原特色產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把群眾納入產業鏈條,實現穩定增收。“一村一策”制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方案,盤活資產資源資金,提升村集體“造血”功能。

3.用心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行強校帶弱校,建強師資隊伍,優化校園環境,強化經費保障,推進義務教育資源優質均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12個鄉鎮(街道)衛生院通過“優質服務基層行”評審達國家標準,159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新增執業(助理)醫師186人,醫療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縣殘疾人托養中心投入運營,城鄉供水一體化覆蓋率達62.1%,民生福祉不斷增強。

(四)關于防范化解安全風險方面

1.全力抓牢煤礦安全生產。建立落實富源縣地方煤礦安全生產包保責任制,全覆蓋完成7個礦區區域性隱蔽致災因素普查,“一鎮一重點”“一礦一策”制定煤礦監管方案,招錄引進26名煤炭專業監管人員,151名監管人員駐礦包保,常態化開展煤礦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排除,煤礦監管專業化、專門化、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2.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扎實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整治,2024年實現地質災害零事故、零傷亡。全面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3342”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在全省推廣。嚴厲打擊“兩搶一盜”等違法犯罪,加強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

(五)關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方面

1.扛牢扛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縣委堅決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縣委書記認真履行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責任,從嚴抓班子、帶隊伍,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和警示教育,深入實施“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引領行動”,嚴肅查處重點領域腐敗問題,推動建章立制36項。

2.深入推進清廉云南建設。縣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清廉建設工作11次,縣委召開調度會議10次,堅持“十大行動”和“九個清廉單元”一體推進,中安回隆、勝境四屯、大河起鋪獲評首批市級“清廉村居”示范點,勝境中學、農業銀行富源支行榮獲曲靖市清廉單元建設創新獎。

3.認真落實巡察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三個匯報”機制,2024年8月、12月結束的兩輪巡察均在30天內完成“三個匯報”。嚴格巡察工作人員政治審核,抽調了63名中共黨員干部參與巡察。

4.提升紀委履行監督責任質效。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強化日常監督和執紀執法監督,圍繞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殯葬管理、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等領域,分行業分領域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抓緊抓實近距離常態化監督,監督質效有效提升。

5.持續強化“四風”糾治。扎實推進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人員18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13起9人。嚴格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穩步推進事權下放,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堅決整治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建房問題,全面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移交工作。

(六)關于廉潔從政風險防控方面

1.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加強領導干部廉政檔案管理,常態化開展正風肅紀反腐“雷霆行動”,聚焦重點領域強化監督執紀執法,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

2.加強招投標領域監管。各行政監督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責任,扎實開展工程項目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問責,不斷凈化優化招投標領域政治生態和營商環境。

3.加強重點領域廉潔風險隱患防范。積極開展公職人員違規向管理或服務對象借款問題自查自糾,修訂完善《富源縣縣屬企業管理辦法》等13個國資監管實施細則,扎實抓好縣屬國企廉潔風險監管。

4.加強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超常規”“大縱深”推進集中整治,堅持“四個聚焦”,糾治問題1942個,修改完善《富源縣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

(七)關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方面

1.充分發揮縣委班子示范帶頭作用。認真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堅持重要工作由縣委常委會集體決定,涉及全縣改革、發展的重大事項由全委會集體決定。縣級領導帶頭落實“四下基層”工作要求,帶頭包保信訪積案,帶頭接訪下訪,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問題。

2.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交流工作規定》,有序推進干部交流任職。統籌用好招錄、選調、轉任、調任等渠道,持續壯大年輕干部隊伍,優化全縣干部隊伍結構。

3.強化黨員教育監督管理。采取“萬名黨員進黨校”“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強化黨員學習培訓,不斷提升干部綜合素質。加大黨員干部酒駕、醉駕、賭博等問題查處力度,持續釋放越往后越嚴的高壓震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以一抓到底的韌勁推動問題整改清零。繼續保持高位推動的強勁態勢,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對一些短時期內難以完成整改的重點難點問題,久久為功、持續用力,堅決徹底整改到位。

(二)以一刻不松的定力防止問題反彈回潮。對已完成整改的巡視反饋問題,繼續盯住不放,在鞏固成效上下功夫,適時開展“回頭看”,做好定期復盤工作,堅決防止問題反彈回潮。

(三)以抓鐵留印的勁頭提升問題整改質效。建立完善務實管用、相互銜接、相互配套的制度體系,切實做到“解決一個問題、完善一套機制、堵塞一批漏洞”,把整改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巡視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如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向我們反映。公開期限:2025年6月23日至7月7日。聯系電話:0874—4615122;聯系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中安街道鳴鳳路298號中共富源縣委辦公室;郵政編碼:655500;電子郵箱:fyxwbgsdcs@126.com。

中共富源縣委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