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家門口上班,不僅有錢賺,還能照顧一家老小。”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張合屯村人工菌種植基地務工的張大哥一臉笑意地對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說道。
近年來,南華縣持續擦亮“世界野生菌王國”名片,充分利用獨特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通過產業鏈賦能人才鏈,讓越來越多群眾留在家鄉打“菌”工、賺“菌”錢、成“菌”業。
為守護好食用菌這個群眾增收致富的新經濟業態,南華縣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定位,以縱深推進清廉南華建設政治監督“護航行動”、優化營商環境“暖心行動”和“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為抓手,把興產業、保就業、惠民生作為監督靶心,整合縣、鄉、村三級監督力量,緊盯項目資金落地、職能部門履職、干部作風轉變等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串聯“需求鏈”與“供給鏈”,促進供需精準對接,以精準監督護航產業興旺、群眾就業增收。
監督助力下,人社部門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完善就業信息平臺,建立動態信息庫,推動零工市場、“幸福里”社區、“15分鐘就業服務圈”等服務站點精準匹配企業用工需求和群眾就業意向,有針對性地為雙方提供政策指導、法律咨詢、崗位供求、招聘登記等“鏈條式”就業綜合服務,暢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該縣紀委監委采取“室組地”聯動、“組組”協作聯動等方式,定期走訪轄區內食用菌企業和經營戶,實地了解稅收減免、促進就業等政策落實情況。針對發現的問題,通過約談提醒、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等,持續跟進解決服務企業、推動就業過程中存在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切實把“問題清單”變成“實事清單”。同時,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及時發現和處置問題線索,從嚴從快查處侵害群眾利益、損害企業合法權益、干擾營商環境等違紀違法問題。
像張大哥一樣,不少過去外出打工的當地群眾紛紛選擇留在家鄉發展“菌”事業,化身“種菌師”“采菌師”“收菌師”“銷菌師”,在家門口端起了“菌”飯碗。“南華菌工”勞務品牌被評為楚雄州唯一省級勞務品牌,正持續為南華“菌”產業發展、群眾端牢“菌”飯碗提供積極服務和有效支持。
“因地制宜發展‘菌’產業,是南華走好鄉村振興路的有力支撐。”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聚焦關鍵問題和重點環節開展“全鏈條”監督,壓緊壓實職能部門責任,激發產業發展活力,促進群眾就業增收,賦能鄉村振興。(夏麗鳳 姚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