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昭通市威信縣紅色文化旅游持續升溫,慕名而來的游客走進扎西紅色小鎮,實地踏訪片區內的扎西會議會址、扎西紅軍烈士陵園和扎西會議紀念館等紅色景區景點。
近年來,威信縣立足扎西會議深遠歷史定位,依托革命老區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深入挖掘提煉其中的紅色基因、清廉元素,把中央紅軍長征集結扎西、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革命活動期間留下的革命故事搬到課堂、做成展館、移至“云端”,不斷豐富廉潔文化源頭活水,當地紅廉文化既“圈粉”又“圈心”。
威信縣立足紅色這一底色,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以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威信段)為契機,建成投用紅軍長征過云南情景體驗館、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陳列館等,高位推進11個精品“紅軍村”試點建設……一條條集愛國主義教育、黨性教育、紀律教育為一體的紅色旅游路線成為威信廉潔文化矩陣“新名片”,紅色文化正潤物無聲熏陶著前來旅游參觀的干部群眾。
“手指動一動便可游覽‘主題教育館’,開啟一場‘清風之旅’……”此前,云南省首家“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主題教育館”在威信落成后便開啟線上數字展廳,與時俱進創新傳播方式,吸引了不少黨員干部群眾“云游”打卡。威信縣探索將各具特色的廉潔文化矩陣從“線下”搬到網絡平臺和移動終端,聲、音、畫俱備的全方位立體式“線上”廉潔文化陣地,使廉潔教育深入人心。
完成162處長征革命文物復查復核、數據采集,申報公布云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25處,完成16處革命遺址遺跡保護修繕……威信縣堅持“保護、開發、利用”并重,在保護中開發利用,在開發利用中抓保護修繕升級,不斷擦亮紅色地標,使紅色資源數據存起來、用起來、活起來。
在扎西老街、紅軍井、鄉愁書院、會議舊址,一處處承載紅色歷史記憶的“老場景”成為熱門打卡點,吸引市民和游客拍照留念;在各類場館,一張張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翔實的文獻實物成為講述革命故事的豐富載體,引導黨員干部厚植樂于奉獻、廉潔奉公的思想根基。紅廉文化貼近千家萬戶,崇廉尚潔的時代新風正在不斷充盈。(張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