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溪水環繞、綠樹成蔭,青瓦白墻與淡墨彩繪相映成趣的白族民居錯落有致……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態保護情況,關心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在村民李德昌家里,總書記與白族群眾親切交談,看著春意盎然、寬敞明亮的小院,稱贊道:“這里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天南海北的游客到此感受詩意生活,當地旅游熱度持續提升,依托傳統民居而建的民宿等新業態也火速“出圈”。綜合洱海保護治理、當地特色民居、群眾生產生活等多項因素,大理市因地制宜在灣橋鎮發展特色民宿產業,截至2024年12月,灣橋鎮共有民宿200多家,其中44家坐落于古生村,民宿產業成為了支撐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證照辦理都還順利吧,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都享受了哪些優惠政策?”穿過洱海生態廊道,灣橋鎮紀委書記楊志福近期來到古生村海錦民宿回訪,跟蹤了解民宿業主反映的辦證過程不順利的問題。
此前,由于相關部門宣傳政策不到位,導致部分民宿店主對政策要求不了解、辦證流程不熟悉,部分民宿的證照一直沒有辦理齊全,無法正常經營。在開展清廉大理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暖心行動”的走訪中,鎮紀委發現了該情況,并當即反饋給鎮政府,鎮政府及時安排鎮社會事務中心牽頭,聯動綜合保障和技術服務中心、自然資源所等推動問題解決。
民宿老板楊錦江高興地拿出辦好的證照,一一展示給楊志福:“現在不僅拿到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特種行業許可證,還同步完成消防備案,可以安心經營了。”
在為民宿創造良好經營環境的同時,大理州還不斷加強對與民宿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的傳統村落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按照“保護古建、引導在建、規范未建、改造老建、打擊違建”以及洱海保護的工作要求,大理市紀委監委聚焦職能部門和屬地在推進風貌整治、入湖溝渠水質管控、民宿項目建設等方面落實情況強化監督。在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推動下,市場監管、公安等職能部門依法取締了一批在生態保護核心區擅自經營、不滿足經營條件、拒不整改的民宿,為提升民宿經營的合規性、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目前,大理州共擁有8952家正常經營的酒店與民宿。大理州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責,深化運用“室組地”聯動監督機制,聚焦民宿優惠政策落實、項目審批施工、配套設施完善、專項資金使用、旅游安全監管等重點環節,開展全過程、跟進式監督,督促職能部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及時幫助解決民宿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針對監督檢查發現和經營主體反映的民宿開辦過程中涉及審批部門較多、開辦程序較為復雜、時限相對較長、外地投資者對本地情況不熟悉等問題,大理州紀委監委聯合文旅、發改、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組成監督檢查組,通過現場檢查、模擬辦理、隨機詢問、調閱資料等方式,了解經營主體困難訴求、辦理環節存在的問題,在督促開展自查自糾的基礎上,會同行業部門從優化審批流程、精簡辦理材料、減少跑動次數、壓縮辦理時限等方面入手,認真分析研判,推動科學制定政策,在全省率先實行“酒店與民宿”綜合受理,并在州級和12個縣(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酒店與民宿”綜合服務窗口13個,有效推動政務服務創優提質。
優化營商環境,干部作風是關鍵。2024年以來,大理州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涉及民宿產業公職人員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6個,處分8人。大理州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主任劉暉介紹:“在壓實職能部門責任,嚴格執行《大理州加強政商交往優化營商環境5條措施》的同時,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深入文旅、商務、發改、住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市場監督管理等職能部門和窗口單位明察暗訪,著力糾治政令不暢、推諉扯皮、執法不公、漠視群眾訴求以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作風頑疾。”
隨著民宿等新業態的蓬勃發展,自建房違建加層、違規改擴建等問題也時有發生。針對濫用審批職權、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漠視群眾利益等問題,大理市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灣橋鎮違規建房瀆職專案,對4個履行職責不到位的單位進行責任追究,立案審查調查32名相關責任人,通過案件查處,凈化了基層政治生態,也維護了群眾切身利益,助力打造出一條民宿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通訊員 崔寒 何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