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讓“菜籃子”變成“金鑰匙” 紅塔區監督打通產業發展堵點

發布時間:2025-03-15 17:36:57   來源:玉溪市紀委監委

春日的玉溪市紅塔區洛河鄉,褐色羊肚菌撐開蜂窩狀的菌帽,工人們手持竹籃穿梭于菌壟間,冷鏈物流車滿載新鮮菌菇整裝待發。

“多虧紀委幫助協調的900多萬元資金,新菌種讓畝產翻番了。”玉溪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向督查組展示著菌種實驗室,自動化培養架上整齊排列的菌種瓶,見證著高原特色農業的科技蛻變。

作為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重點區域,紅塔區近年來聚焦花卉、蔬菜、水果等特色產業,構建起“一鄉一品”的產業格局。區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創新構建“室組地”聯動監督機制,組建專項督查組,深入田間地頭、生產車間,對政策落實、項目推進、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開展全鏈條監督,以精準監督打通產業發展堵點。

在春和街道現代農業示范園,督查組發現某企業新建的蔬菜分揀中心因用地審批問題擱置,推動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現場辦公,用時很短便完成設施農用地備案。這種監督加服務的工作模式,已累計解決冷鏈物流配套不足、農業用電保障不到位等實際問題。

面對農戶反映的小香蔥價格腰斬、櫻桃番茄品控難等現實困境,紀檢監察機關推動職能部門打出紓困組合拳。農業農村部門組建多支農技服務隊,在全區推廣羊肚菌加烤煙輪作模式,每畝增收超萬元;針對櫻桃番茄種植,引入水肥一體化智能系統,使優質果率提升至85%。鄉村振興局建立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庫,下撥鄉村振興銜接資金2621萬元,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基地1622個。

“現在種菌菇有保底價收購,再不用看天吃飯了。”在北城街道食用菌種植基地,農戶李建國正在簽訂新季訂單。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基地+農戶”的聯農機制,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菌種、技術指導,并實行“保底價+市場價”雙重保障。

數字印證著監督效能向發展動能的轉化:2024年全區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24.52萬畝,產值突破28.37億元,同比增長9.1%。

紅塔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特色產業專項監督,緊盯項目審批、資金使用、利益聯結等關鍵環節,構建“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完善制度”的監督閉環,以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護航高原特色農業行穩致遠。隨著監督保障措施的持續完善,紅塔大地的特色產業正在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讓群眾的果籃子、菜籃子真正變成致富的金鑰匙。(田源 向磊 官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