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余暉透過玻璃灑入室內,昭通市威信縣舊城鎮職工之家內歡聲笑語不斷。新建的乒乓球室內,職工正在展開激烈對壘;健身區嶄新的跑步機上,幾名職工正在揮灑汗水;閱覽室內,一些青年職工專注地翻看著工會贈送的黨史書籍……這個占地120平方米的職工活動陣地,如今已成為舊城鎮政府職工休閑充電的“溫馨港灣”。
職工之家從“沉睡”狀態被喚醒,緣于威信縣委第三巡察組對縣總工會的一次巡察。
2024年上半年,威信縣委第三巡察組下沉鄉鎮走訪時,發現舊城鎮職工之家不僅面積未達建設標準,其內部僅有的乒乓球桌也因缺少球拍、球網等配套設備無法使用。因室內設備不足、功能不全,該鎮職工極少在此場所開展工會活動,儲物架上積灰的檔案材料與閑置桌椅混雜堆放,職工之家儼然成為雜物倉庫。
“由總工會投入建設的職工之家為何長期閑置?”帶著這個疑問,巡察組深入走訪摸癥結。原來,舊城鎮職工之家選址時未嚴格執行規范標準,以致建設面積不能達標,后續又缺乏管理維護,設施設備漸漸陳舊,逐漸淪為閑置。
隨后,威信縣委第三巡察組向縣總工會黨組反饋了此問題,督促系統解決基層工會陣地建設不規范、管理不到位問題。“職工之家既是職工進行日常休息和開展活動的場地,也是基層工會聯系服務職工的前沿哨所,必須讓每個陣地都活起來、暖起來。”威信縣委第三巡察組組長說。
收到巡察反饋后,威信縣總工會黨組立即組建工作專班推進整改,協調鎮政府增補毗鄰庫房50平方米實現功能分區優化,投入專項資金增配臺球桌、跑步機、動感單車等運動健身器械,更新“職工榮譽墻”“職工風采”等文化墻標識,多項整改措施一一落實,如今的職工之家煥然一新。
“現在這里才真正像我們的第二個‘家’,健身、學習都能搞定。”職工之家提檔升級后,成了干部職工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此外,威信縣總工會舉一反三,創新建立職工之家“縣總指導+鎮工會管理+志愿者輪值”三級運維體系,明確標準化開放制度,并率先推行“職工點單”服務模式,根據職工需求動態增設閱讀角等定制化服務空間,切實打通服務職工的“最后一公里”。(吳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