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營盤山村,繡娘王華艷正在和其他繡娘們圍坐在一起,邊聊家常邊完成手中的刺繡工作,有的繡苗族裙子、有的繡披肩、有的繡背包,而王華艷手中繡有“清風傳家”的嬰兒背帶即將收尾完成。
“我們將廉潔元素融入傳統民族文化、融入群眾日常生活,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潔文化的滋養和熏陶。”王華艷向紀檢監察干部說道。
營盤山村位于思茅區倚象鎮南部,村里苗族同胞居多,而苗族的刺繡藝術,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主要以服飾、配飾、掛件為主。近年來,營盤山村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非遺+清廉”融合路徑,將傳統苗繡技藝轉化為基層治理新載體,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潔文化新品牌。
針尖繡“清風”,絲線織“廉村”。營盤山村通過成立“攜手繡未來”苗繡非遺傳承志愿服務項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方式,繡廉品、育廉人、創廉風,讓廉潔文化從繡廠走向田野、走進千家萬戶。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采取“線上+線下”推廣模式,帶動當地苗繡從家庭式傳承走向市場化發展,讓苗族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我們用一根繡線促進清廉建設的同時,用一杯清茶吹拂廉潔之風,切實利用本地特色資源——普洱茶,把以茶話廉、寓廉于茶的文化傳統和道德理念融入當地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中。”營盤山村黨總支書記介紹。
一針一線傳廉韻,一芽一葉話廉語。普洱茶是營盤山村的主要支柱產業,以茶敬客、以茶代酒、以茶養德已成為當地群眾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營盤山村依托本土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普洱茶博苑景區,深挖茶廉精髓,厚植茶廉“沃土”,探索實行“茶+文+旅”的融合發展模式,將普洱茶里的廉潔元素融入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文旅產業等各領域,切實讓廉潔之風隨悠悠茶香飄向萬畝茶田,飄進千家萬戶,形成了“以茶養廉”的濃厚氛圍。
“我們為游客提供采茶、制茶、泡茶的所有工序體驗項目,讓大家親身體驗普洱茶從一片葉子變成一杯甘甜清茶的過程,促進茶廉文化浸潤人心。”營盤山村農田茶莊負責人說道。
與此同時,營盤山村把開展豐富多彩活動作為傳播廉潔文化,創建清廉村居的重要載體,組織開展繡廉大賽、茶藝表演、閱讀分享、家風故事、舞蹈演出等,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將“廉潔基因”植入陣地建設、基層治理、鄉村振興中,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感悟廉潔文化的精神內涵。
營盤山村是思茅區打造的眾多清廉單元之一。近年來,思茅區紀委監委注重挖掘本地特色資源與清廉單元建設的深度融合,在醫院、學校、企業、機關等各領域,積極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有辨識度的文化品牌,切實以黨建引領,圍繞各自中心業務,結合咖啡、茶葉、思茅松等特色資源,讓廉潔文化扎根鄉土,推動工作,護航高質量發展。(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