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以整改促清廉 綠春縣激發邊疆縣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5-03-25 16:27:48   來源: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綠春縣紀委監委

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住建局,一份最新臺賬清晰記錄著整改成效:清查2412套公租房,250戶不符合條件的承租戶被清退,新修訂的《綠春縣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讓保障性住房真正回歸惠民初心。這一“小切口”整治背后,是綠春縣以黨風廉政建設基本合格單位整改為契機,以整改破題、以監督護航、以惠民聚力、以發展增效,推動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反腐與發展互促共進的生動實踐。

整改破題:刀刃向內筑“制度長堤”

一份黨風廉政建設“基本合格”的考核結果,成為綠春縣政治生態深度清淤的起點。縣委以問題為導向,將省、州反饋的7個方面16項問題列為政治交辦件,成立縣委書記掛帥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綠、黃、橙、紅”四色預警機制,細化42條整改措施,明確責任部門與時限。縣四套班子帶頭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查擺全面從嚴治黨突出問題71項,推動建章立制31項。如,《綠春縣領導干部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報告制度(試行)》劃出權力“紅線”,《綠春縣規范預算單位財務管理及預算單位財務監管實施方案(試行)》管住資金運行“閘門”,《綠春縣重點項目管理辦法》堵住工程領域漏洞,以制度剛性約束為政治生態筑起“長堤”。

監督護航:以高壓態勢推動全域整肅

“朱某某案警醒我們,監督必須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在全縣警示教育大會上,縣委書記以身邊案例敲響警鐘。綠春縣紀委監委以“零容忍”態度懲貪治腐,2024年以來,立案145件,處分151人,移送司法機關8人,挽回經濟損失789.75萬元,均創歷史新高。嚴肅查處了項目建設領域、資金密集領域等一批“一把手”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在高壓態勢和政策感召下,9人主動投案,87名干部主動說明問題,主動上交違紀款75萬余元。干部隊伍煥發新氣象,29名受處分干部通過回訪重燃干勁,55名實干者獲提拔。

惠民聚力:解民憂暖民心增民信

“被截留多年的誤工費竟能追回!”平河鎮東批村村民握著到賬的補償款難掩激動。綠春縣將整改與集中整治和“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深度融合,解決了一批群眾“心頭事”,123名高齡老人新增納入津貼保障,236萬元被拖欠3年的征地補償款發到群眾手中,1784名農民工追回欠薪3178萬元……一樁樁實事背后,是“紀委督辦+部門主抓+群眾監督”的聯動機制在發揮作用。大興鎮黨委書記感慨:“群眾拿到補償款,不僅還了歷史賬,更打開了發展新局面。”這樣的場景在整改中持續書寫,針對村集體資產“廉價出租”等頑疾,縣鄉聯動清查資產8.86億元,收回租金423.71萬元,建立農村“三資”監管長效機制。監督的“探頭”還延伸到校園食堂、社保基金等領域,讓群眾感受到正風反腐就在身邊,黨委政府公信力不斷提升。

發展增效:清廉動能激活縣域經濟

整改成效最終體現在發展答卷上。綠春縣以整改促營商環境優化,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躍居全州第二,兌付企業獎補資金1400余萬元,凈增經營主體1.26萬戶、培育“四上”企業16戶,均為歷史最好水平;以整改筑牢安全底線,平河鎮大頭村委會拉祜寨村民小組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校園安全事故“零發生”,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2.7%;以整改強產業根基,42個閑置產業項目整改盤活,2024年GDP增速達6.9%,創近年新高。大寨民族小學的廉潔文化節目登上央視,風情園廉潔廣場成為市民打卡地,“五廉護綠”品牌(文化潤廉、活動促廉、陣地倡廉、宣傳引廉、制度固廉)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廉動力”。

一域清朗促全域革新。從“小切口”整治到政治生態“大修復”,綠春縣以整改促清廉、以清廉護發展的實踐,印證了反腐與發展互促共進的深層邏輯。綠春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我們將持續鞏固整改成果,讓清廉成為綠春最鮮明的底色,讓群眾獲得感成為檢驗成效的最高標準。”如今的綠春,干部在田間地頭錘煉作風,群眾在共治共享中提升福祉,一幅風清氣正的邊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畫卷正徐徐鋪展。(白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