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把好解決群眾反映問題“第一道關口”

發布時間:2025-03-26 09:44:0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紀檢監察機關要通過信訪渠道摸清群眾愿望和訴求,更好為群眾服務。云南省鎮雄縣紀委監委聚焦服務保障民生,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機制,提升信訪舉報工作質效,把化解和處置初信初訪作為解決群眾反映問題的“第一道關口”,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壓實責任,抓好信訪問題前端受理。鎮雄縣紀委監委聚焦承辦責任,強化末端落實,厘清信訪問題源頭預防及前端化解各環節工作職責,推進矛盾源頭化解,推動形成各部門、各層級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壓實承辦責任。制定《檢舉控告和問題線索承辦人工作制度(試行)》,明確承辦協辦工作職責、分類處置銷賬時限、延期辦理條件及追責問責情形,壓緊壓實承辦人、承辦部門負責人、主管領導、分管領導責任。二是精準處置信訪問題。堅持來訪訴求逐月梳理、通報分辦機制,圍繞責任落實同步做實訴求剝離轉辦督辦工作。建立線索分辦銜接機制,嚴格分辦時限和程序要求,精準研判信訪內容,對業務范圍內的檢舉控告件在規定時間內轉承辦部門及時辦理,業務范圍外的及時進行分流轉辦,同步建立工作臺賬,推動問題有效解決。三是落實首辦責任。制定《首信首訪首辦責任制(試行)》,將工作分流到人、壓實責任,明確辦理時限,壓實責任單位及責任人依規依紀依法認真辦理首信首訪事項工作責任,進一步增強首辦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提升信訪問題的辦理質效。

關口前移,力促案結訪息事心雙解。實行領導包案領辦疑難信訪舉報,切實將紀檢監察信訪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關口前移,做到發現收集問題到一線、矛盾糾紛化解在一線。一是接訪下訪聽民意。嚴格落實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接訪下訪制度,班子成員帶頭“面對面”化解信訪難題。落實重復舉報常態提示預警通報機制,按季度向各片區推送重復舉報臺賬及地域、領域性信訪舉報突出問題,保障接訪下訪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二是領導包案解頑疾。制定《重復舉報治理暨領導班子成員接訪下訪和包案化解信訪舉報實施方案》,明確上級紀委監委交辦督辦件由縣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包案辦理,屬于下一級受理范圍的重大復雜檢舉控告和問題線索,提級由對應聯系的紀檢監察室負責人包案辦理。包案責任人按照要求把包督辦、包調查、包解決、包息訴、包穩定等各項責任落到實處,“一件一策”靶向施治,切實以“點”上的成功經驗,推動“面”上形成長效化解機制。三是答復反饋疏堵點。落實實名舉報“三告知一反饋一回訪”工作機制,細化“辦前告知、辦中溝通、辦結反饋、重件回訪”工作責任,防止告知反饋不嚴不實引發重復舉報、次生舉報。嚴把程序關、審核關、報結關、督查關、反饋關,有效提高重復信訪舉報件辦理質效。

標本兼治,營造良好干事創業氛圍。建立健全鼓勵實名、澄清正名、嚴查誣告的全鏈條工作機制,為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撐腰鼓勁。一是規范開展澄清正名。對澄清正名的范圍、重點、方法、程序和要求進行細化,堅持應澄清盡澄清,根據問題性質、舉報來源,結合被舉報人性格特點、所在部門行業領域政治生態等不同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澄清方案,在澄清后及時將書面澄清函等相關材料歸入澄清對象廉政檔案,并反饋至組織部門,釋放澄清正名正向激勵效應。二是嚴查誣告陷害行為。嚴格規范誣告陷害行為認定、處置啟動、線索移送、案件調查等工作流程,建立誣告陷害問題線索移送和辦理結果反饋機制,既注重收集誣告陷害行為成立的證據,又認真分析研判舉報的動機、情節、性質和產生的后果,精準研判、嚴肅處理。三是建立暖心回訪機制。通過面對面談心談話、座談交流、電話回訪等方式,適時對被澄清對象及所在單位進行回訪,了解被澄清對象思想、工作、生活等情況,針對性做好釋壓減負工作,確保正名到位,回訪到心,幫助黨員干部輕裝上陣,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游茜茜)